有温度的医院!“三无人员”,一起为数字医疗谏言
2021-11-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无地位、无编制、无薪酬,她们依然愿意为数字医疗谏言;他们是男性,却愿意为女性患者发声……

一起打造有温度的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第二届患者委员会近日启动,14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委员汇聚一堂,为患者发声,也为医院更好的发展建言献策。

 // “三无人员”,为数字医疗谏言 // 

早在2014年,一妇婴就曾公开招募并在国内公立医院中率先组建了“患者委员会”,通过患者代表切身体验就医过程、参与管理思考,以帮助医院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开辟了医患沟通的新模式。

作为首届患委会的成员,张彩平坦言,患委会成员是一群“无地位、无编制、无薪酬”的“三无人员”,“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创新和前行的路上,没有方法论,唯有实践,才能证明我们的价值。希望和大家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继续开创一妇婴患委会的2.0时代。”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后疫情时代的需要,此次启动的第二届患委会也将更多目光投向了数字化医疗场景如何赋能医院就诊体验的话题。

今年8月刚刚荣升“新妈妈”的马静,是一妇婴的首批“好孕体验官”,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角度:“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数字医疗玩得很转,但对于就诊大厅里许多父母辈的陪伴者,包括妇科一些高龄患者,如何能提升她们的参与度和便捷度?”

还有的患委会委员提出了打造“分场景数字化路径入口”的建议:“不同孕周的产妇可能有不同的就诊路径,针对她们不同的需求,可以推出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导诊小地图,提升她们的就诊体验。”

一妇婴产科主任花晓琳现场透露,目前医院产科正在进行全新改组,正是从患者角度出发,特别是高龄产妇的需求,“根据不同医生特色进行分组,可以让高龄产妇能够更清晰、更有针对性、更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情况的医生。”

 // 男性面孔,为女性患者发声 // 

在大众的固有印象中,妇产科医院的绝对话语权,似乎总在“女性”手中。但此次一妇婴第二届患委会中,却意外出现了两张男性面孔。

来之前,徐海春也曾有过忐忑。“男性委员,能为一家妇产科医院做什么?”在第二届患者委员会遇到同样的“男同胞”李治国时,他这样问道。

资深媒体人李治国在发言中提出,虽然女性在就诊体验上更有发言权,但男性一样能够通过品牌传播等多途径,让患者更有安全感。

“虽然身为男性,对于女性分娩的痛苦无法感同身受,但是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我也愿意发声。”徐海春说,“父职”的缺失成为当下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他希望未来能够通过更多跨界公益志愿服务,让更多男性回归该有的角色。

“期待这些来自各领域的‘创新型’委员,不仅成为医患之间缓解冲突、增加互信的‘减压阀’,更通过跨行业赋能,提供不同视角的破圈融合方案,成为医院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粘结剂’和‘驱动器’,从而树立医患关系的‘一妇婴样本’,助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党委副书记周倩告诉记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