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的人民性,“初心讲堂”第三讲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人民当家做主人,国家大事要关心……”近日,在中共四大纪念馆的序厅,响起了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初心讲堂”第三讲——“艺术创作的人民性”三人谈,邀请到了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及著名作家、上海评弹团艺委会顾问马尚龙,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的主持下,聚焦海派文化中的评弹艺术,讲述“中国最美声音”评弹的传承与发展,从不断流变的江南文化里感受人民创作的蓬勃伟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上海评弹团成立70周年。上海评弹团是中国评弹艺术首个国家级剧团,也是中国评弹界目前最具实力的演出团体之一。本次三人谈围绕“艺术创作的人民性”展开,从上海评弹团的发展历程着笔,细数评弹艺术对新中国文艺建设的贡献。两位嘉宾表示,是人民的力量感染了创建上海评弹团的“十八艺人”,同时,人民也成为了他们的创作源泉,促使他们抛弃过去的明星光环,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文艺建设。
出生于1989年的王珍妮,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一个忠实的评弹迷:“将党课和评弹相结合的方式,我还是第一次参加,非常好。听了高团长与马老师的介绍,让我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王孝和》《青春之歌》等红色作品背后的故事更加了解和理解了。希望以后这样的评弹党课可以多多举办。”
据高博文介绍,近年来,上海评弹团不仅推出了《初心》《战·无销烟》等新作,与此同时还开设了《评弹中的党史学习和英烈礼赞》等主题党课。未来,上海评弹团将继续带领几代上海评弹人为人民而唱,将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传承好。
“初心讲堂”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为核心阵地,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学思践悟新思想的实践资源作为生动教材的党员教育新载体。本次初心讲堂深入挖掘海派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寻找上海城市脉络中、文化基因里烙印的红色文化,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