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高峰日预约祭扫,今年冬至祭扫攻略来了
2021-12-0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一年一度的冬至祭扫高峰即将来临,记者从市清明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据预测,今年冬至期间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共预约落葬2.3万穴,将有194.63万人次、34.42万辆车次出行祭扫;人车流量集中在12月18、19、20、21日四天,其中12月21日(冬至)为祭扫高峰极值。

当前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为做好疫情防控并尽量满足市民祭扫(落葬)需求,今年冬至祭扫将延长周期错峰祭扫。各公墓将加强服务保障,将祭扫周期由往年的10天左右扩展至20天,引导市民自12月初起提前祭扫、错峰出行,避免冬至期间集中前往祭扫场所。本市将实行高峰日预约祭扫。在12月18、19、20、21日4个祭扫高峰日实行预约祭扫,各公墓将通过微信公众号从12月10日8时起,提供高峰日每天6个时段(7:00-16:00、每时段1.5小时)预约服务。对落葬仍实行线下或电话预约,由根据各公墓实际服务能力给予优先保障。

此外,本市还将推出祭扫便民措施。各公墓将参照今年清明好的做法在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络祭扫平台,免费为市民提供远程祭扫服务;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代客祭扫服务;优化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便民服务,完善电话预约、绿色通道等线下服务措施,解决老年等群体不会使用智能设备预约祭扫问题。

据了解,本市各公墓将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员工健康监测、场所清洁消毒、“一米线”等基本管理措施,对祭扫人员实行佩戴口罩、体温测量、健康码核验等防控措施,完善体温异常人员应急处置预案,并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有条件的殡葬服务单位继续提供轨交短驳服务,并参照公交车要求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今年冬至期间全市祭扫场所继续推行无烟祭扫,鼓励市民选择鲜花祭扫、系挂黄丝带、心愿卡等现代文明的祭扫方式。

市民政局希望,市民通过网络祭扫、居家怀念、现场祭扫等多种方式缅怀先人,对选择现场祭扫的市民,建议尽量错峰出行、错时祭扫,在祭扫活动中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听从相关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不燃烧迷信殡葬用品。

 == 链接 == 

2021年冬至预约祭扫便民提示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市民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今年冬至祭扫实行“延长周期、错峰引导、高峰预约”。由往年的10天左右扩展至20天,市民自12月初起可以提前祭扫、错峰出行。在12月18、19、20、21日4个祭扫高峰日将实行预约限流。

1.预约时间

在12月18、19、20、21日4个祭扫高峰日,各公墓每天7:00-16:00接待市民预约祭扫(全天共分6个时段,每时段1.5小时)。

2.预约方式

全市各公墓将从12月10日上午8时起,通过微信公众号为市民提供免费预约。针对部分老年群体不会使用智能设备预约的情况,各公墓同步提供电话预约服务,并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设立绿色通道。

3.预约人数

各公墓应根据本单位疫情防控需要和安全保障实际能力,科学确定12月18、19、20、21日4个祭扫高峰日的每日预约人数(不得超过单位当日最大承载量的75%),按照限流、分时、定量原则做好预约和保障服务。

预约成功者最多可携4位亲属同行。

有落葬需求的市民,应事先与各经营性公墓(骨灰堂)进行电话预约并确认。

4.祭扫须知

预约成功者依照预约确定的时间,出示电子预约凭证、“随申码•健康”绿码入园,并配合做好体温测量,全程戴好口罩。如遇限流需要排队,应保持距离,耐心等候。

根据《上海市公墓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在公墓内燃烧锡箔、冥币、纸钱、纸扎等迷信用品和燃放烟花爆竹”,为推进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全面实行“无烟祭扫”,市民可通过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进行祭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