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这位90后上海大学老师带团队发掘了三星堆遗址三号坑
2021-12-0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视频

三星堆遗址6个祭祀坑震撼世界的发掘,必然会载入中国考古的史册。这是时隔35年,三星堆遗址的又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也就在这一轮的发掘中,上海大学作为上海唯一的团队参与了三星堆三号坑的发掘,而90后上大文学院教师徐斐宏是3号坑发掘工作负责人。徐斐宏无疑是目前中国考古界新锐力量的代表。

 // 从北大心理学转向考古学 // 

去年某一天,徐斐宏在山东滕州带着学生做田野考古实习时接到上海大学段勇书记的电话,说要让他去发掘三星堆的三号坑。这让徐斐宏的热血猛然高涨起来。他知道,三星堆的三号坑与1986年发掘的二号坑在很多迹象上很相像,二号坑出土的文物无论从数量还是品质上来说都是惊人的,所以在此轮三星堆发掘之中,三号坑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

虽然此前已经参加过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但能够发掘一次像三星堆这样的重要遗迹,是徐斐宏多年梦寐以求的。这个梦可以追溯到徐斐宏的青少年时代。徐斐宏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说,他从小就对文博感兴趣,上海的各个博物馆他都如数家珍。不过初入北京大学,他一开始学的却是心理学专业。“读了一年心理学,觉得还是放不下考古的梦,大二的时候就转到了考古系。就这样一路读到博士。去年从博士后工作站出来,入职上海大学。”

徐斐宏选择到上大做老师,除了自己本身是上海人,对这座城市有一种天生的眷恋之外,还因为上大的考古专业近年发展迅速,他们即将设立考古学本科点,而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的成立也指日可待。当然更重要的是,去年上大与四川省文物局签订了参与三星堆考古发掘的协议,这也意味着徐斐宏将有机会参与三星堆的考古发掘。

 // 每一天都被先民的巧夺天工震撼着 //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接到段书记的电话之后,徐斐宏做了一些准备就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四川。和之前判断的一样,当三号坑通过发掘在徐斐宏他们面前撩开神秘面纱的时候,他们看到这是一个“很特殊而又很隆重”的现场。“十几个平方米,满满地堆着文物,都没有办法下脚。”徐斐宏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回忆说。

除了数量,三号坑出土文物的品质也相当惊人。这里不仅有首次发现的1米多高铜人顶尊,还出土了眼部有彩绘的铜头像、巨大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高级别的青铜器,以及百余根象牙。在将近一年的考古发掘整理之中,徐斐宏的心每一天都被这些几千年前先民的巧夺天工而震撼着。

徐斐宏透露,三号坑文物的考古发掘整理工作从今年1月初开始,到10月24日差不多结束,目前出土各类文物1000多件,其中象牙102根,另有海贝等小物件几千枚。接下来,徐斐宏和他的团队就要着手进行考古报告的撰写,而对文物的研究工作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业内有一种说法认为,三星堆遗址其实是一个祭祀现场,不过对此徐斐宏是抱着一定的疑问的。他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三星堆三号坑有着浓郁的祭祀色彩,如此丰富的青铜器、玉器、象牙,在几千年前的那个荒蛮时代都是绝不会轻易得到的,必然是经过了广泛的社会动员,聚全体之力才能得到,所以这肯定是为了一场与宗教相关的祭祀活动。但奇怪的是,徐斐宏发现三号坑里的文物都被人为破坏,一如金沙遗址那样。“这里应该不是祭祀现场,而是一个祭祀品的填埋坑。但为什么要破坏祭祀品,这是需要我们去不懈研究探索的谜题。”

 // 青年考古工作者的优势在于综合素养 // 

生于1990年的徐斐宏无疑是目前中国考古界新锐力量的代表。“年轻人要做考古这一行,首先就是你必须热爱,你不热爱,你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徐斐宏说,“另外就是你必须具有综合素养的储备,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对考古的热爱是极好理解的。考古的现场一般都比较艰苦,日晒雨淋,没有一点热爱的坚守是难以坚持的。徐斐宏觉得,相比老一辈,现在考古界的青年一代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不过大家都在努力。至于综合素养,这可能是青年一代的优势所在。

就拿这次三星堆三号坑的考古发掘来说,徐斐宏他们一边在现场发掘文物,一边就与学校实验室的文保老师保持着沟通,他们将新鲜出土的象牙的状况告诉实验室,实验室就开发保护材料,制定保护方案。徐斐宏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的考古早已不是挖宝那么简单了,考古发掘只是一个考古工作者最基本的技能,它要求考古者对人种学、DNA技术、语言学等都有了解和研究。“现在的考古学已经突破了传统文科的范畴。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科。它要求考古者具有问题意识,不断进行学习,掌握综合素养。”

 == 对话 == 

青年报:你在北大为什么从心理学专业转向考古学?从世俗的观点来看,心理学似乎发展前景更好。

徐斐宏:我从小就喜欢文博。上海和各地的博物馆我都去过很多次,文物的那种神秘感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后来报考北大时我进的是心理学专业,但读了一年,觉得还是喜欢考古,所以在大二的时候就转入考古学专业。一直在这个领域摸索到现在。

青年报:此次三星堆三号坑发掘,你觉得最大的考验是什么?

徐斐宏:文物非常多,多到我们都无法下脚。随之而来,文物的整理、保护、研究工作也很艰巨。涉及的学术领域也很广,对考古工作者的要求很高。

青年报:现在很多青年都对考古有兴趣。你觉得青年考古工作者的优劣势在哪里?

徐斐宏:考古是很艰苦的工作。现在青年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要加强。但青年人对新技术上手很快,现代考古又是一个综合素养的体现,所以青年人在这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