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前进的中国解决“拐卖”毒瘤,必须也必然
2021-12-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继《失孤》之后,电影《亲爱的》中被拐卖的孩子的原型也找到了,认亲场面依然让天下无数父母看湿了眼眶。人们常说,现实的遗憾,只能在电影中寻求安慰,但这两个结局,却是现实温暖了电影。也难怪,包括导演陈可辛、主演张译等电影主创人员纷纷泪崩,发文祝福。

这两部电影,大概是中国最著名的两部打拐题材作品,电影结局都遗憾得让人夜不能寐,但也正因为经由文艺作品叙述出的遗憾,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人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拐卖,是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必须也必然会解决的毒瘤。这样的共识,是公安部“团圆”行动的一大动因,无数公安干警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有了这样暖人心的结局。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仍然会在新闻中看到,有人试图拐走孩子。人性之恶,在任何社会都不应该被忽视,人类无法完全杜绝人性之恶,也有民众在呼吁:贩、买同罪。这些问题,我们相信,相关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不过,我们不能只是等待,法律工具固然要跟上,教育、宣传、治安等工具也同样重要,文明社会的发展,就是一步步遏制这些恶的发生。监控摄像头布下的天网,社会公众对拐卖违法犯罪性质的认识,都对潜在的恶产生着巨大的威慑力——当作恶代价变大、利益变小,这些毒瘤自然会丧失滋生的温床。

我们都要坚信,“天下无拐”绝不是无法实现的理想。《失孤》《亲爱的》两大打拐题材电影的温暖结局,已经给了这个世界巨大的希望——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会有未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