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青春力量|宝山这群年轻人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圈
2021-12-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宝山区高境镇的90后“小巷总理”沈玉莲还有一个身份是街道最年轻的养老顾问。有时候老人没事也喜欢到她这边唠嗑。她知道老人觉得孤单了,喜欢和她这个小辈聊聊天。而在她的帮助下,一些独居老人的各种疑问也得到了解答。

除了标配养老顾问,为“银发族”做好咨询外,宝山的智慧养老服务也持续升级。睡眠腰带、能做各种量表的魔镜、智慧药盒……交大毕业的青年创客陈文杰这些年带着一群年轻人开发了许多智慧养老的设施,甚至还捣鼓出了宝山区首家“5G”智慧长者照护之家。

 ● 拓展应用示范点,让智慧养老看得见  

家住宝山区高境镇的陆爷爷很喜欢光顾社区里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尤其是日照中心里的智慧健康小屋,在这里他可以接受体质检测,血糖、血压测试,还能享受家庭医生咨询等服务。

用老人的话来说,来高境日照中心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有了智慧健康小屋,只要有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用机器做体检,一共也就花费十来分钟”。在这里,除了传统的日托、康乐活动以及公益便民服务外,中心能提供健康自检和体质检测等多项为老服务,并通过云计算,与上海各大医疗机构联网,出具老年人“个性化”健康报告,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宝山区高境镇社区长者照护之家运营总监陈文杰是交大毕业的高材生,曾是一名码农的他后来转行进入了养老行业。

他告诉记者,2019年高境成立全区首家“5G”智慧长者照护之家,服务人员以年轻人为主,就连储备院长也是一名90后。照护之家内设有爱护健康集中养护系统、远程居家监护系统,全智能助行车、舒缓漂浮仓、微循环检测仪、智能巡诊体检车等10多项智慧养老设施设备。“在这里,每一位入住老人都配有专属手环,能精准掌握老人的实时动态,全方位监测老年人心率、呼吸频率、上/离床时间、入睡清醒时间等,防范老年人卧床期间的潜在危险,实现集成管理、实时监测、异常报警、无延时语音连线等功能,让智慧养老看得到,摸得着。”

最让陈文杰引以为傲的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大屏,链接了诸多智能养老的设施设备。就拿睡眠腰带来说,一旦监测到老人的心率、心跳、脉搏超过一定界限,手机就会报警。如果老人感觉身体不适也可以一键呼,按下一个按钮,便可轮流拨打三名紧急联系人的手机。还有智能药箱,会语音播报提醒“张阿姨,您可以吃中午的药了”。

“5G”智慧长者照护之家里还有一面“魔镜”,看上去是一面普通的镜子,却嵌入了许多功能,还可以做阿尔茨海默病、色盲等各种检测。不仅如此,远程问诊技术也被嫁接到这一平台上。

  搭建管理“云”平台,让为老服务更科学  

在陈文杰看来,科技再发达,也要坚持以人为本,而非科技为本,科技只是赋能。

作为小辈最怕的就是独居长辈发生意外。有些家庭因为财力或其他原因没有条件请住家保姆。为了解决这一社会痛点,市面上不少智慧报警器就应运而生。陈文杰告诉记者,有的老人比较反感摄像头,他们就通过智慧手段将监控做得更为隐蔽,保护老人的隐私,比如通过水电煤表的监测,通过像雷达一样的微波来探测家里老人有没有活动。如果长时间没有探测到活动轨迹,会报警,由监护人或者老龄干部上门关心。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

事实上,“5G”智慧长者照护之家只是高境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问题,高境镇以现有的为老服务资源与设施为基础,通过“智慧+”功能升级,不断完善为老服务“点—线—面”功能布局,实现对辖区内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公共管理这三个“公共”的精细化治理,保障老年人群的服务需求与供给高效对接,提高老年人群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了解,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平台统筹辖区内养老机构、社区站点、各类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乃至服务人员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及资源,实时了解各类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情况。目前,已把高龄独居老人志愿者关爱,长护险享受,失独老人爱心计划,爱心午餐等多个为老服务纳入平台,进行有效管理和动态监控,实时记录每一次为老服务轨迹和服务评价。“今后,我们将根据老年人口情况及需求,进一步对接社区各为老服务功能体,实现养老服务多样化、个性化定制,推进供需主体精准对接。”陈文杰表示。

  90后养老顾问:将老人当作自己的爷爷奶奶  

在为老服务上,高境镇形成了一个闭环,不光有高科技的硬件,也有暖心的软件服务。共和六村居民区的90后老龄干部沈玉莲接手养老顾问的工作只有半年,但因为细心、热心、耐心,她获得了老人们的认可。

如何办理长护险,要带什么材料?怎么申请助餐服务?什么条件的老人才可以申请安装银龄宝?面对这些问题,沈玉莲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她会安排“老伙伴”志愿者结对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定期电话或上门探访。

居民区有一位90多岁的独居奶奶,两位子女不在身边,视力又不好。疫情期间,有段时间老人无法外出配药,沈玉莲就安排志愿者、邻居轮番照顾她。

有一个周末,沈玉莲在家接到一个电话,原来当天正好是节日,有志愿者上门慰问一名老人,敲了半天门对方不开门,后来紧急联系家属才知道老人晕倒后住院了。在志愿者上门前,当天长护险阿姨抢先一步发现了状况,告知家属。两批人马一起为老人编织了一张“安全网”。

时常,有老人会来居委会和沈玉莲聊天,分享近况,让小沈传授手机的使用技巧。此时,沈玉莲就像一个小辈一样与他们交流。社区里的老人们都很喜欢她。“我知道,其实有时候他们就是想来找我聊聊天,排遣孤单。我很乐意为爷爷奶奶服务。”小沈说。 

沈玉莲告诉记者,自己的爷爷今年刚刚去世,奶奶也快80岁了,身体也不好。因为奶奶住在长兴岛上,离自己家较远,作为小辈无法就近照顾,所以非常能理解那些和老人不住在一起的小辈的心情。“将心比心,我也希望自己的长辈得到照顾。所以我会用心服务好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即便家人不在身边,我们也可以充当他们半个家人,让独居老人知道有人在关心他们。”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