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北段,预计年底通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施培琦/图、视频
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一期工程北段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全自动运行初期运营条件,预计年底通车。今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前往探营。
// 2、7、16、18号线和磁浮线五线换乘 //
地铁龙阳路站五线换乘(2、7、16、18号线和磁浮线),从10号口出来走过一条通道,便可到达18号线。
本次计划开通初期运营的18号线一期工程北段,起自南段御桥站,止于长江南路站,途经浦东新区、杨浦区、宝山区,设车站18座,其中9座车站可与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形成换乘。
18座车站包括:莲溪路、北中路、芳芯路、龙阳路、迎春路、杨高中路、民生路、昌邑路、丹阳路、平凉路、江浦公园、江浦路、抚顺路、国权路、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殷高路、长江南路。
此前,18号线一期工程南段(航头站至御桥站)已于2020年年底开通初期运营。
18号线龙阳路站的站厅,一幅巨大的金属壁画《连接》十分抢眼,这是国内唯一一条全线无吊顶的地铁线路,采用露出车站结构板和各类管线的裸装风格。
“我们的主色调是金黄色,无吊顶比较简约,便于维修。”轨道交通18号线发展有限公司副总、总工李文勇介绍说,虽说无吊顶,但所有的管线、灯具、摄像头都布局整齐,颇具文艺范儿。
据介绍,墙面、柱面和顶部管线,通过特别设计的色彩搭配,突出各种构件的视觉性,传递现代、简约、明快的工业美感。车站公共区域部位,集约统筹各类管线布设,空间高度提升达1.5米,大幅提高车站空间舒适度。
这种文艺范儿还体现在了车箱内的木纹座椅上。
// 设置公共艺术站名墙,直达复旦校园 //
建地铁就是建一座城。结合周边人文环境及历史底蕴,车站内设置了公共艺术站名墙,让城市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地下空间。
18号线18座车站中共有15座与周边项目结合建设。北段工程下穿工业遗存保护带,丹阳路站、平凉路站等车站毗邻保护性历史建筑,通过技术优化、保护建筑平移、利旧重建等方案措施,还原历史风貌,妥善平衡城市建设与历史保护的关系。
在丹阳路站的公共艺术墙,记者看到了1896年怡和纱厂、1913年杨树浦发电厂等老照片。丹阳路站名墙是一幅经过艺术处理的北外滩旧貌鸟瞰图。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站有一个出入口设在了复旦校园内。这是我国内地(大陆)首座校园地铁站,位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西南角,与相辉大草坪历史风貌保护区老建筑修复重建工程深度结合。站内装饰以红、灰为主调,象征着爱国传统与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公共艺术墙采用水泥肌理辅以灯光展现写意山水,11首古诗文传承赓续家国情怀。站名墙则以复旦大学1920年奠基江湾时的校园规划图为蓝本,呈现复旦人精神家园的风貌。
此外,18号线还有一个亮点是集约利用岸线资源,轨道交通、公路双隧道长距离叠交施工。像民生路站至平凉路站盾构区间与江浦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长距离并行且局部交叠,节点繁多、施工难度大,通过同步规划、精心设计、统筹协调,创造性地实现了黄浦江有限岸线资源的集约利用,是目前黄浦江越江通道唯一一条隧轨合建工程。
目前,18号线建设、运营单位正在进一步开展调试和演练,确保在开通初期运营时,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乘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