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精神照亮电影逐梦人,孙道临诞辰100周年:他的光影永不消逝!
2021-12-11 文体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今年是文化大家孙道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向他表示致敬,纪念孙道临诞辰1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昨天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第七届“孙道临杯”微电影大赛也同时揭晓。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孙道临作为一位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杰出中国电影艺术家,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电影发展历程,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到场嘉宾回忆起当年同他一起生活、工作的场景不禁感怀万分,他儒雅的艺术家气质、他与王文娟老师的神仙眷侣故事、他塑造的经典银幕形象无不令人称道。孙道临精彩的艺术人生所传递出的红色基因和艺术精神也成为电影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照亮了众多电影人的逐梦之旅。

表演艺术家梁波罗第一次见到孙道临是1958年。那时他还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读书。“道临老师穿着墨绿色毛衣,来看《王子复仇记》,一点明星的架子都没有。”1959年梁波罗毕业被分配到上影厂当演员,孙道临当时是演员组大组长,于是他们又成了同事。“我对道临老师是充满崇敬的。他对我是亦师亦兄亦父,但是道临老师对我说,你还是随大流吧,叫我‘道临’。”

孙道临对后生十分提携。梁波罗后来主演《51号兵站》,剧中一个政委没人演,孙道临主动说他来演,就是这样甘当绿叶配红花,“道临老师有时会到片场,给了我们青年人很多指导。”在梁波罗眼里,孙道临对艺术的追求是十分执著的。晚年身体已经不太好,却仍想着电影。有一次他去看张瑞芳,就说新年还想拍电影。“两个老人岁数那么大,身体都不好,却还想着电影。”这就是孙道临对于艺术的态度。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导演朱枫表示,在后人之中,孙道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和诗一样的存在。“黄宗江曾说,道临老师是舒伯特和林黛玉的综合体。这是很有道理的。道临老师不仅电影拍得好,他还是一个诗人。在燕京大学读书时他就是诗歌爱好者,他不太喜欢徐志摩的诗,却很欣赏他的同学吴兴华的诗,这就可以看出他的文学的等级来。”

在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看来,上海的电影史无论缩到如何小的程度,也不能少了孙道临的名字。但电影是不能完全概括孙道临的艺术人生,“他是个大文化人,是个大先生。”厉震林说,孙道临是个高贵的人,他自律、纯粹、励志、敬业、儒雅。

==  新闻延伸  ==

第七届“孙道临杯”微电影大赛获奖作品也于昨天发布。本次大赛以“百年经典、红色传承”“建党100周年”以及“善文化”为创作主题。大赛自9月启动以来,共收到129部参赛作品,其间不乏大咖导演和专业演员的身影。经过初评、终评以及网络人气投票,共评选出了4类综合奖10部作品和5部单项奖获奖作品。

此次活动由上海电影家协会、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指导,中共嘉善县委员会、嘉善县人民政府主办。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