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改革进行时|浦东楼宇“1+N”!共绘多彩“文化天际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浦东新区现有六大园区(张江、陆家嘴、金桥、保税区、世博、国际旅游度假区),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分之一的浦东青年分布在园区中。浦东团区委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设置在哪里”的原则,在浦东六大园区均建立园区团工委,持续推动形成“机制迭代更新、资源及时适配、服务精准配送”的园区团建新模式。
除了园区团建之外,浦东团区委还聚焦中学生团课教学这一主题,从团课标准化建设入手,完善团课教学管理和保障机制,探索形成了符合新时代特点的中学共青团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团课的育人功能。
“浦东第一”脱口秀!聚集楼宇青年能量场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陆家嘴白领们结束一天的繁忙,悠然饭毕,三两结伴漫步在楼宇间,不约而同地打卡时下最火的脱口秀厂牌——“1U+嘴”白领脱口秀,这个属于金融城的欢笑夜晚刚刚开始……
浦东第一个脱口秀厂牌正诞生于这片年轻活力、开放创新的区域——陆家嘴。11月25日晚,浦东第一个本土脱口秀厂牌“1U+嘴”的首场演出在陆家嘴金融城商圈拉开帷幕,张三、西亚、顽童、粽子、韩大狗……众多知名脱口秀演员接连上场。到场的观众达150多名,大多是在周边工作的白领,上座率则达到了惊人的99%。这个步行即达的脱口秀空间同众多金融城文化活动一起,如同一粒粒种子萌发于楼宇之中,滋长出独具陆家嘴特色的文化氛围。
对陆家嘴白领而言,在楼宇中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已成习惯。戏剧品鉴、乐团演奏、国风集市、趣味运动……6个大类、160余项活动组成的“配送清单”在手,只需勾选便可配送到身边,在楼宇中就能体验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型,享受最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截至11月,陆家嘴已面向白领职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355场,覆盖近百幢楼宇,参与者超过146681人次。
而在保税区,这里正持续打造保税区管理局“FTZ青亲企团”团建品牌,已助力企业答疑解惑超过600家次。同时,保税区团工委在服务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以“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为抓手,探索建立与企业青年的联络机制,每周联动对口企业青年一起学党史,累计对口联系企业青年超过1000余人次。同时,积极参与浦东新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动员会,通过宣讲《引领区美好的24小时生活》,着力在企业服务中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理念和服务水平。
就此,浦东团区委积极探索形成了独创的园区团建新模式,构建内外双循环资源整合模式。
一是在园区内部畅通资源“内循环”。以区域化团建联盟为依托,采取任期3~6个月的轮值主席制、以月为单位的联席会议制等模式。推动园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项目共办、品牌共创”,最大化整合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激发内生动力。目前,六大园区中已建成各类青年中心51个(其中5A级青年中心2个)。
二是在园区外部联动赋能“外循环”。最大化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园区团组织服务青年赋能,打通基层组织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提供“饿了么”式配送服务,运用社会化运作的方式,联动社会组织、青联委员、青年志愿者等各方资源,梳理形成13大类、122项服务项目,涵盖学习培训、文化娱乐、婚恋交友、亲子教育、心理辅导等,通过电子化平台点单并配送至青年身边。提供“组团式”精准服务,考虑到园区青年对了解产业、社保、个税、落户、购房、就学等政策方面的需求,整合委办局团员青年力量,打造“助企服务团”品牌项目,通过线上快速响应、线下实地宣讲两种模式,因人施策、一人一策,为园区团员青年提供专业、精准、个性化服务。
在此过程中,浦东新区团委准确把握园区青年特点,在园区团组织设置运行、资源匹配模式以及活动开展方式上持续改革创新。通过供给工作资源,下沉工作力量,为活跃园区团工作提供源头活水。坚持需求导向,全方位精准服务青年,通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实现群众对待团的态度从“不置可否”到“不可或缺”的转变,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让园区团组织焕发新活力。
榜样的力量!十佳青年校长带头上团课
中午时分,文建中学的多功能厅里一堂“中学标准化团课”正式开讲。讲台上十佳青年校长黄振懿用视频、图片以及互动提问等多样方式,让团员学生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的情感。学生纷纷表示,校长采用故事性的语言生动呈现了有趣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加入中国共产党充满了向往之情。
上海市文建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振懿非常喜欢给同学们上团课,他觉得用上团课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拉近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了这套标准化团课教材后,他认为团课教育更成体系了,内容也更丰富了。记者了解到,这套标准化团课教材系统性介绍了团的知识,介绍党的知识,在中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种子。
目前,浦东新区“中学标准化团课”已开讲了18堂。9月份的首场宣讲活动在新陆职校礼堂进行。孙隽云老师带领学生一同走入“2049”。大屏幕上播放着《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的经典片段,革命前辈的故事激荡着00后学生的心灵。孙老师拿出准备好的任务单,请学生分析自己熟悉的英雄人物的心愿、他们具有的个人素养,以及付诸的行动……同时,还请他们畅想一下45岁的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以及为了实现梦想,需要实现的“小目标”。
“你们的青春梦,托起的就是中国梦。”孙老师鼓励同学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还要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孙隽云老师生动的团课,正是浦东新区“中学标准化团课”的鲜活演绎。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主要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是“系统化”。浦东团区委牵头开展团课教学体系开发,打造中学生团课教学“中央厨房”。
一是模块化开发。组织专家学者和骨干团委书记对团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政策理论等环节逐一设计,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行培育、团员意识塑造等内容进行生活化、场景化演绎,开发形成了“入团教育”和“团员教育”两大板块团课标准化课程体系。“入团教育”包含“团队组织我热爱”“团的历程我知道”“团的知识我铭记”“团员‘权’‘义’我明辨”等4个主题,“团员教育”板块由“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我们的2049”“我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我们要成为优秀的共青团员”“我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等4个主题组成。2021年根据《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有关要求,按照4大模块16个专题的内容要求,进一步指导完善课程体系。
二是实战化检验。组织开展团课教学说课大赛,从中学生团员的角度不断对团课内容质量进行检验。在充分尊重学生体验的基础上,从教法学情、教学程序等方面对前期研究成果进一步修改打磨,进一步提升了标准化团课的实用性。
其次,教学管理又突出“人本化”。加强对团课教学的全周期管理,在实践中检验并巩固团课成效,进一步提升团课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团课教学采取“4+X”模式,二是课程内容涵盖团课教学全领域,三是课程设计覆盖教学推进全流程。
浦东团区委把握共青团的政治属性和团课的基本功能,坚持以中学生团课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通过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机制保障同步发力,找到了加强团课规范化建设、提高团课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进一步强化了对团员、青年的经常性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