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检察力量铸盾以护历史文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王擅文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处又一处的红色历史文物再现新貌。自2021年3月起至今持续开展“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青浦区检察院的脚步就从未停下,他们以尽职履责塑革命文物新貌,以法治思维促进文物治理能力水平的提升。
● 精细排查梳理,凝聚协作共识 ●
今年3月至5月期间,青浦区检察院根据《青浦区红色文物资料》进行一一对表核实情况,干警实地走访、电话联系、调取资料,对辖区红色革命文物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形成数量、分级、现状、主管部门、经费使用、保护难点等分析统计报表。排查发现辖区内仓桥烈士纪念塔、革命党人高尔松、高尔柏兄弟故居(下称高氏故居)等5处保护点自然损毁较为严重。
6月2日,青浦区检察院与上海军事检察院、区文旅局、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召开“护红色历史文物,献建党百年华诞”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新闻发布会,会签《关于建立青浦区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畅通检行协作配合机制,确定文物保护监督重点,并将历史文物划分为侵占破坏、缺乏修缮、利用不当、应保未保四类现状,共促逐一突破。
● 建立保护示范点,监督修缮复旧貌 ●
会签后,青浦区检察院选取东乡革命烈士陵园为青浦区首个保护示范点,并与7月12日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于开展首批“红色革命文物公益诉讼保护示范点”挂牌活动,整合凝汇线索收集、监督保护、传承弘扬、铸魂育人等功能作用,加强打造示范点红色教育基地形象地位,深度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营造全社会弘扬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
在前期排查中,检察官发现两处“示范点”之一的颜安小学旧址自然损毁严重。“部分墙体甚至已经坍塌,文物原状受损程度较大,现场情况不太理想。”检察官在实地走访后惋惜地说道。
检察机关立即展开工作,以诉前检察建议方式督促区教育局履职,确保刚性,建议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及时对破损的颜安小学旧址进行修缮、保养。区教育局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会同文物修缮设计单位人员赴现场实地查看,检察机关也持续监督修缮。
● 主动积极施为,守护民间红影 ●
在青浦区练塘镇文物保护点高氏故居,检察官们看见传统的拱形结构屋顶内侧斑驳不堪,大片白色的粉墙早已在常年的风吹雨打中掉落,露出一块块青砖。
高氏故居系青浦革命党人高尔松、高尔柏故居,具有历史和教育价值,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安全隐患和保护不善问题,不利于红色资源的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可能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遂作为线索予以立案调查。
与此同时,检察官通过自行走访发现位于辖区仓桥地区一处烈士纪念塔距上次维修已间隔15年,经风雨侵蚀,存在较大程度自然损毁。这座烈士纪念塔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地址位于居民集聚区中央,是红色精神在群众中的深入体现,是居民对烈士缅怀之情的身边载体,具有极丰富的内生意义。
来到此处的检察官却看见纪念塔塔体斑驳、部分已破损,周边控制地带的台阶、栏杆也多处破损,便立即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在经过测绘记录后,青浦区检察院也将仓桥烈士纪念塔作为重要监督修缮目标。
检察机关开展双头行动,向两处历史文物管辖单位练塘镇人民政府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制发磋商告知函,督促及时进行修缮维护,并向区文化和旅游局制发磋商告知函,督促加强辖区文物监督管理。
很快,两边都传来好消息,练塘镇人民政府收到磋商函后高度重视,委托专业团队负责维修,在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铲除并重新粉刷脱落墙皮,更新屋顶破损瓦片,移除暴露在外的电线,确保消除安全隐患,维护革命文化风貌,在9月30日已完成完善工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则回复将按照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启动仓桥烈士塔改建项目,对塔身、塔基、塔台以及周边台阶、扶手进行全面整修翻新,提示整体功能。
7月13日,检察官来到仓桥烈士纪念塔进行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该纪念塔已完成改建修缮项目,塔身及周边已进行全面整修翻新,整体功能得到提升,这座居民区中的纪念塔终于能够有效发挥英烈纪念设施的缅怀教育作用。
据悉,青浦区检察院将以《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实施为契机,在目前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革命文物、烈士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以办案实效回应保护现实问题,有效促进革命资源保护与检察公益诉讼、红色意识形态的深度融合,不断贡献自身检察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通讯员 王擅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