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述上海老古话,乡音绕耳有人应
2021-12-19 生活

2018年沪谚文创亮相职业技能竞赛成果展。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东乡在哪里?我想去东乡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谚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石明在闵行区浦江镇的动迁小区里讲述东乡文化时,有位搬迁而来的居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张石明回答:“你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东乡。”上海惯常以纵贯南北的黄浦江为界,划为浦东和浦西两大区域,历史上以农耕为主的浦东这一头又被亲切地唤作东乡。

  从城隍老爷的故乡说起  

上海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老爷是谁?这问题恐怕要难倒不少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样一个简单提问却胜似需要绞尽脑汁的“谜谜子”。“谜子”是浦江地区对谜语的叫法,也是沪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踏足闵行区浦江镇的陈行地区时,谜底也就顺势揭晓。这里是上海城隍庙里的城隍老爷秦裕伯的故里,张石明已连续三年开班的沪谚社区课程“舌尖上的东乡文化——二十四节气美食遇上非遗”,正是从上海县的城隍老爷说起。

秦裕伯一生足迹都在陈行,是追溯东乡文化的清晰脉络。张石明每逢节气必到浦江镇上的每个村居委上该节气的非遗体验课,一个小时不仅让非本地居民了解了东乡、西乡的形成,也辅以美食手作来加强对古人逢熟吃熟的季节习惯。当然,沪谚是穿插其中的主线,是以当下节气为主题的生动延伸。比如“立秋归立秋,还有一个月要热”是一句典型的代表江南地区的气候沪谚,直到如今依旧妥帖适用,上海到了立秋时分依旧很炎热,距离气象意义上的入秋还有一段距离,根据古人的实践经验便是一个月。张石明介绍,还有即将到来的冬至,“冬至上云天生病,阴阴湿湿到清明”形象地说明了如果冬至当天下雨,那么整个冬天就会非常湿冷。

在未深入领略沪谚之前,这些足以揭晓开门见山的概念。张石明表示,沪谚在国家级非遗名录里隶属于民间文学分类,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时口耳相传的宝贵经验,并且随着时间而不断演变和发展。“古人种地需要靠天吃饭,因此勤于观察天气变化,讲天象谚语就会特别多。随着社会发展,家训家规等礼制谚语就会相继涌现。”张石明回忆起青年时期曾在田间地头采棉花,跟着本地老人们猜“谜谜子”,从而打发枯燥劳累的农作时光。

  在保护中溯源老古话  

现年七十岁的张石明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陈行人,把沪谚归纳为上海老古话,是从小在阿奶口中听到的生活经验。“沪谚并不是像背书一样背出来就可以,随着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光看内容已经与当今生活相去甚远了,需要反复揣摩。”张石明和另一位代表性传承人周曙明经常切磋,对于偶然听来的一句沪谚也有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有一次,周曙明无意间听到一句年代久远的沪谚——“佹山门的和尚烂浜滩的船”,不解其意便打电话给张石明。张石明立马解释道:“这是懒散的意思。”原来,张石明曾经在书上看到过并熟记了下来。

他介绍,第一个把沪谚编撰成册的是上海县陈行乡乡董胡祖德。清光绪年间,胡祖德创办了当地第一所正规小学后,利用空余时间召集教师们至田头垄畔挨家挨户收集谚语,至1900年,已收集一千多句。他号召教师们手抄这些谚语,由于陈行地区所处之地,历史上曾归属于松江府,故整理装订后取名为《松江俗语》,广泛给当地居民传阅。1914年,胡祖德将《松江俗语》大量扩充,在过去的十四年间又广泛新收集了一千多句,其中囊括当时还称为“申曲”的沪剧文本,最终将增补版改名为《沪谚》,以上下册的形式由上海著易堂书局出版石印版木刻本,成为世上最早成书的上海方言谚语专集。胡祖德家境富厚而乐善好施,因此每家每户都赠送一套,这也让沪谚得以广为传播。

为了留住东乡记忆,张石明不仅主持参与沪谚非遗申报的全部工作,还与其他传承人一起编辑出版了《上海浦东民间童谣选》《上海抗战民谣选集》等沪谚童谣相关书籍,及《沪谚读本》《浦江土语》《浦江谜语》等沪谚相关书籍。这些书籍对于沪谚进行了较完整的记录保存。张石明说:“沪谚作为语言精华,能典型地反映城市变迁、历史演化、文化理念以及人文价值观的脉络。”以前还未有移动支付的时候,他为了买一本原价1元多的谚语书籍,跟卖家约好在地铁站碰头交易,当时塞给他的钱相当于现在约40元。“这次买书的经历搞得像地下接头一样。”张石明回忆起这桩趣事忍俊不禁。

  说沪谚不能脱离语境  

“因为这是口头文学,不像常见的非遗是一门技艺,因此传承下去的难度很大。”张石明告诉记者,培养传承人的任务迫在眉睫。“说沪谚首先要会说沪语,但不是念出来就可以,这需要一定表达能力和人生经验沉淀”,为了让沪谚更深入人心,张石明如今做得更多的事是为沪谚创造场景。

沪谚并非表演项目,而是融于生活方方面面的语言艺术,其中蕴含的精妙内涵需要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才能事半功倍。与友人聚餐时,看到一盘春卷剩下三个,张石明灵机一动出了一道谜语:“两只筷子夹肉骨头”是什么?答案是三条光棍。“白米饭好吃,田难种”“一粒米,七担水”则是特意为小农人活动准备的,劝诫小朋友要爱惜粮食。由于这些沪谚深受喜爱,后来张石明被邀请参加其他主题活动时,有人提议让他继续说这几句沪谚,他连连摆手:“沪谚是语境下自然而然说出来的。”于是他又挖掘了与主题契合的沪谚。在小视频平台上,张石明则以法制专题开展相关的沪谚讲解,让沪谚继续留在当今生活里。

早在2011年第二次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后,张石明于第二年与周曙明一同编撰的《沪谚读本》就以情景会话的形式把沪谚融入其中,只在沪谚部分加粗字体。他呼吁社会、家庭、学校三个阵地要适当地讲沪谚,让沪谚这个“历史活化石”和“文化土特产”继续承载本土文脉记忆和魅力,再现东乡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沪谚在口耳相传时容易因为口音传出新花样,张石明介绍,浦江地区就有四种不同口音,但也恰恰是人们踊跃介入后产生了奇妙变化。在他看来,沪谚就是乡音的首选。

沪谚选读

——摘自《沪谚里的家训、家规》

甘蔗根上甜,芦粟梢上甜。

释义:甘蔗甜在根部,芦粟甜在梢部。

喻:基本同类的东西,其长处各不相同。

老蟛蜞打洞,小蟛蜞受用。

释义:老一辈辛苦创业,得益的却是下一辈。

喻:要懂得感恩。

贪个强,买仔小猪猡的娘。

释义:强,沪语指价格低廉。不要贪便宜,买了小猪的娘,因母猪不能食用。

喻:告诫人不能贪便宜。

砍人挑担勿吃力,自上肩胛嘴要歪。

释义:看人家挑担很轻松,自己做起来很吃力。

喻:要尊重人家的劳动,不要小看、低估别人的能力。

看好样,学好样,做一样,像一样。

释义:要看好的榜样,学好的榜样,就会做啥像啥。

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少时不勤俭,老来睏街沿。

释义:年纪轻的时候不勤劳、不节俭,到老时一无所有。

喻:劝告人年轻时要勤俭节约,以后的生活才有保障。

木匠独怕漆匠,漆匠独怕火亮。

释义:木匠做好的物件要上漆前,漆匠要仔细打磨,每个角落都看过,就能知道木匠的活干得怎么样;漆匠油漆完以后,人家拿灯火一照,就能知道漆匠的活干得怎么样。

喻:前道工序怕后道工序来检验,所以做事要认真,要经得起检验。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