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14号线 :时尚又高级,年底通车
2021-12-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施培琦/图、视频

西起嘉定区封浜站,东至浦东新区桂桥路站,沿线经过嘉定区、普陀区、静安区、黄浦区、浦东新区等5个行政区,运营里程38公里,历经6年多艰苦建设,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即将于年底前开通初期运营,今天(12月27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前往探营。

  // 豫园站颇具网红潜力 //  

14号线设站31座(本次开通30座),起于嘉定区封浜站,途经乐秀路站、临洮路站、嘉怡路站、定边路站、真新新村站、真光路站、铜川路站、真如站、中宁路站、曹杨路站、武宁路站、武定路站、静安寺站、黄陂南路站、大世界站、豫园站、陆家嘴站、浦东南路站、浦东大道站、源深路站、昌邑路站、歇浦路站、龙居路站、云山路站、蓝天路站、黄杨路站、云顺路站、浦东足球场站、金粤路站,止于浦东新区桂桥路站。

走进14号线车站,无论是简约有序的标准站,还是造型各异的重点车站,都让人耳目一新。没有艳丽的色彩却有令人惊艳的空间,没有时髦的符号却又充满时尚气息。

30站中有13站与13条运营线路换乘。

车站设计引入空间艺术和艺术空间的概念,将“光影”用到了极致,记者看到,豫园站的“上海脉搏”和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的“黄陂疏影”车站主题艺术装修、陆家嘴站换乘通道的“今朝踏浪”艺术装置,把二维的平面转化成三维的空间艺术,集功能性、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

让人眼前一亮的豫园站“上海脉搏”颇具网红特质。ToMASTER明日大师总策展人刘泉应上海地铁申通集团邀请,与中国青年建筑师熊星和法国艺术家VincentLeroy一起,对豫园站进行创新的全站厅设计与公共艺术打造。形成了“上海脉搏魔都律动”的独特美学设计,用美仑美奂的车站艺术提供给上海市民最美的出行体验,让公共艺术设计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来。

“我们基于对在地文化的深度思考,将天花的曲线线条,像江水一样自然拍打到柱体上,形成有韵律感的脉动;同时借意城隍庙飞檐的轮廓倒影,将豫园站打造成浑然一体并极具科技未来感的创新站点。”建筑师熊星通过黄浦江的水流形态获得灵感,结合地铁输送客流的节奏,列车的间隔运行就是上海这座城市脉动的声音,寓意上海心脏的脉搏跳动:强大,自信,国际。

  // 连公厕都很时尚又智能  //  

14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领域内首次尝试站台门与PIS系统巧妙“合体”,在部分车站创新采用将PIS系统高清屏与可调通风站台门一体化设计,既避免了PIS屏容易被遮挡的情况,还提升了装饰美观度,并与不同车站整体装修风格保持了一致,强化了乘客体验感。

14号线就连公厕都时尚又智能:智慧厕所具备卫生间单独排气和“隐形”感知功能,自动监测使用频率、探测空气质量并通过平台提示清扫,实现智慧保洁。无障碍卫生间提升为第三卫生间,在配置供坐轮椅者使用的无障碍专用卫生设施的基础上设置婴儿护理台等满足母婴及家庭需求的多功能设备设施,体现“小厕所,大文明”理念。

除了设置第三卫生间之外,无障碍设施之一的无障碍电梯容量由标准1吨型号提高为1.35吨型号(蓝天路站付费区由9号线代建共享电梯除外)。内部空间和载客人数增大1/3,可满足两辆轮椅车同时乘坐,提高运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车站设置了环境监测系统,车站内的监测内容包括公共区域及关键场所的PM10、PM2.5、CO2、温度、湿度,卫生间的异味(氨),通风管道积尘量,空调系统送风质量、厂界(车站边界)的噪声,冷却水的浊度、水温、pH等,管理平台面通过线路级和车站级环境监控,实现了统计分析、预测预警等功能。

  // 工程建设历经超难挑战 //  

14号线克服了建设期间风险高、场地小、难度大等诸多挑战,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目前,建设、运营单位正在进一步开展各项综合调试和演练工作。

14号线是目前路网中继1、2号线之后的又一条A型车8节编组高运量的市区级线路,是联系市中心城区和东西部地区的便捷通道,是线网中紧邻2号线的又一条越江通道。

记者体验时发现,曹杨路站与3、4、11号线换乘距离较远。对此,上海地铁方面表示,换乘通道与地块开发结合建设,需待地块开发项目建设完成后同步开放,目前采取出站换乘方式进行换乘。

此外,目前由于龙居路站部分出入口及风井的建设受前期动迁腾地影响暂不具备施工条件,14号线开通初期运营后,将仅满足列车过站运营功能。待后续风井、出入口动迁腾地工作完成后,将全力组织施工,尽早将该站建成并对外开放,服务周边地区居民的出行。

14号线通车后将分流轨道交通2号线客流压力和人民广场站换乘压力。同时,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引导城市布局合理发展,有力支持江桥新市镇、真如城市副中心、静安寺商业区、黄浦CBD地区、陆家嘴中央商务区、金桥城市副中心等沿线重要地区的开发建设。

“牵一发而动全身”,工程建设历经超难挑战。

14号线线路东西向贯穿上海中心城区,面临越江、周边管线复杂、穿越保护建筑、场地受限等诸多难题。

像豫园站开挖深度达36米,为“上海最深地铁车站”。陆家嘴站北侧紧邻“百年水厂”,歇浦路站车站紧邻杨浦大桥桥墩,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大世界站基坑在电力隧道正上方,开挖面距电力隧道净距只有0.5米,采用坑内外加固和冰冻加固方法进行保护,翘脚幅地墙+冻结体复合墙的形式,为上海地区首次使用。

14号线全线共20次穿越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其中,陆家嘴站~浦东南路站区间在小半径曲线条件下连续穿越轨道交通2号线、东西通道及银城中路下立交,区间隧道与2号线最小净距仅为3米。长乐路风井~静安寺站区间,长距离砂性土中掘进,穿越历史建筑保护群。云山路站~蓝天路站~黄杨路站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中的地铁6号线双圆隧道为国内首次,双圆隧道截面特殊,其受力后的结构及沉降变化不同常规,穿越要求高、难度大,无相关工程参考经验。最终通过精心管理、精细施工、精密监控,成功实现“静默”穿越,线路沉降均控制在毫米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