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聚英才·青年专项行动|陈华滨:青年人创业要有信仰
2022-01-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文 记者 施培琦/图、视频 杨诚/剪辑

他抛却学生时代的荣耀不提当年勇,带着青年人敢拼敢闯的劲儿在上海创业打拼,他坚定地说青年人创业要有自己的信仰,他带领团队做正确的事情,因为他欣喜看到员工眼里有光。让我们一同走近陈华滨,了解这位优秀的创业青年。 

==   人物名片   ==

陈华滨,现任上海赞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青年创业导师,曾获“2020年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称号,2019年获“创青春”上海赛综合成长组一等奖。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的孩子、自己赋能的孩子。”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每一个“孩子”要养大都十分不易。

陈华滨是广东潮汕人,小时候在海边长大,他发现尽管出海前并不知鱼儿会在哪儿,水手们还是会选择出发,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会满载而归。

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陈华滨喜欢折腾,喜欢探索,喜欢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在校任学生会主席时,陈华滨就有了自己的头两个创业项目——公益校园巴士和校园版拼多多。由于学校面积较大,校内交通还不便利,他就和学生会的伙伴们共同制定了校内常见路线,定制了最开始的校园巴士,帮学校巴士把成本降低到五角钱到一元钱不等。该创业项目也受到了校学生工作处的支持,目前还在运转,从最初的一条线路增长到六条。校园版拼多多则是最早的校园社区团购,利用校内网帮助同学们解决了很多常用物资的集中砍价问题,最终该创业项目也实现了并购退出。

让陈华滨下定决心要创立赞思的契机是一次师生间的问答交流。2015年在中欧念书时,一位研究商业业态的教授说中国的连锁业态还比较落后,于是要创业的念头紧跟着跳了出来。

“创业的话我能做些什么呢?”陈华滨开始思考自己的创业方向,他自身是个对吃非常有研究的美食家,再加上他想做一个讲究标准化的项目品牌,又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空间,于是就有了“汤先生”,也就是上海赞思旗下的第一个品牌。

2015年年底,陈华滨辞去国有上市公司的核心岗位来到上海,那时他还人生地不熟,创立了主打养生汤品的“汤先生”品牌。他还记得在上海见第一场雪那天,他做了200份汤,但是只卖出去2份,剩下198份都要倒掉,每倒掉一份,学数学的陈华滨“心里都在滴血”。那天外面下着雪,他把门一关,手机播放着《海阔天空》,就开始默默地洗碗,“当时显得自己非常惨”,这就是他开第一家店时的场景。

后来经过不懈努力,慢慢有了第二家店第三家店,公司业务也越做越大。“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养的孩子、自己赋能的孩子”,陈华滨把自己创业在做的事情归结为三类小孩,第一类就是自主研发的品牌,第二类就是投资的品牌,第三类则是赋能的品牌。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每一个“孩子”要养大都十分不易。“汤先生”作为一个餐饮品牌,如何做到标准化是一大难题。学数学出身的陈华滨想到一个办法,在工厂时就把所有食材进行称量,这样两杯同样的产品差距最多在3克,就变得可控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标准化。

要成功赋能一个“孩子”也有诸多艰难之处,据了解,赞思通过互联网加大数据运营模式为腰部品牌提供前、中后台全链路服务,前台通过线上代运营提升流量变现效率,通过信息化仓储管理、损耗在线管理,帮助耶里夏丽品牌实现30%的成本节约。

“需要从餐饮出品方面赋能,还是后厨动线赋能,还是门店操作系统赋能?”陈华滨表示,针对不同的“小孩”,都要有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他们所有的信息化系统操作界面都不那么美观,“因为那不是给老板看的,而是给门店员工看的”,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

后来陈华滨用4年多的时间让品牌覆盖度从上海扩大到全国超过20个城市,团队也从3个人发展到数百人,业务从单一产品业务做到新零售电商,再到互联网的深度数据运营,推动数字化在餐饮产业的深度应用。

陈华滨说:“我是团组织培养出来的创业者。”

“创业比你想象的更困难,更复杂,也更孤独。但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你还是要有自己的战略定力。只有你越坚定,所有的困难才会为你让路。”

如果有机会和过去的自己对话,陈华滨说他可能会告诉自己:“创业比你想象的更困难,更复杂,也更孤独。但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你还是要有自己的战略定力。作为创始人,只有你越坚定,所有的困难才会为你让路。”

回想初来乍到的情景,陈华滨说有些孤单,因为那时在这座城市还没有亲戚和朋友,“很多创业决策虽说可以和团队商量,但是还是缺乏外部视角”,好在后来他找到了组织,加入了团市委组织的“英才班”,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时不时聚会头脑风暴,共同攻克一个难题,“聚会可以不到场,但是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建言献策”。后来陈华滨总是告诉别人,“我是团组织培养出来的创业者”。

“信心比金子重要”,参与2020年上海市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后,陈华滨对这句话印象最为深刻。刚刚业绩翻番就遭遇疫情导致业绩断崖的他依旧坚定地告诉记者,创业永远要有自己的信仰。

在专注公司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陈华滨也一直带着团队做公益,践行社会责任,“让员工知道企业在做正确的事情”。

比如抗疫期间,陈华滨观察后发现,抗疫志愿者每天都要长时间工作,饮食非常不规律,很难吃上一口热饭,“甚至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热心爷爷奶奶”。于是他组织员工把热腾腾的外卖送到抗疫一线抗疫工作者的手中。“我当时仔细地观察了团队在打包出品的状态,他们眼里都是有光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陈华滨说。

创业以来,陈华滨最大的感悟是青年创业者要理解、尊重和深耕产业,尊重客观规律,再去想如何改变世界。

他说创业不像攀岩,不是比谁坚持得久、比谁更苦就能够胜利的,创业更像冲浪,首先要保持平衡,只有身心平衡、家庭工作平衡你才能在浪板上站好。其次就像冲浪需要平台,创业需要社交,需要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平台承载你的梦想。再者就是一定要有浪,什么是浪呢?就是我们要抬头看路,不要闭门造车,要印证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于产业来讲是有价值的,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是有价值的。

==   青年寄语   ==

首先,业务再忙都不要忘记跟你的最开始的小伙伴、合伙人和高管团队保持交流。其次,环境会有很大变化,要花很多时间去交流,去加入青年群体,多学习。再者,创业过程中的对手非常重要,如果你有一个伟大的竞争对手,那么你大概率会有伟大的胜利。最后,不要苦大仇深地创业,而是要快快乐乐地创业,结果是水到渠成的。如果失败了又能怎么样呢?至少过程是快乐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文 记者 施培琦/图、视频 杨诚/剪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