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如何得名?这个展披露鲜为人知的宝山记忆
2022-01-0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1412年距今已600余年,日月几经更迭,江河几经变迁,“宝山”虽已沉入历史,宝山依然悠久如同乾坤。

你知道吗?宝山的一名教育家曾弃笔从戎参加淞沪抗战壮烈牺牲,遗留的手稿曾得到黄炎培的题字。上海图书馆的老馆长曾赴日学过制造炸弹……宝山风华——纪念宝山命名610周年文献史料手迹展从即日起在宝山区图书馆展出,共展出展品六十件,大多为首次展出。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从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铸就了宝山厚重的历史。

策展人专访

部分展品得来不易

策展人、市人大代表、宝山区作协副主席唐吉慧是土生土长的宝山人。他表示,想要推出有关宝山历史文献展览的念头始于2008年,寻遍全国各地,终于将经年累月的收藏展示出来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留住宝山过去的历史意义非凡,希望更多的宝山人参观这一展览。”

采访中,唐吉慧与记者分享了不少幕后故事。一次阅读史料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宝山前教育局局长冯国华,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毅然弃笔从戎,走上抗日救国道路,1938年10月壮烈牺牲的故事,深受触动。202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公布的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冯国华赫然在列。有次在北京,唐吉慧意外得到冯国华手稿《论积极除奸与长期抗战》(1937年9月25日)(附黄炎培题字),如获至宝。现场,他对着这篇洋洋洒洒的手稿,朗声读起来。

展品中还有他搜集的1937年10月13日同济大学吴淞校舍被毁的新闻照。据其介绍,同济大学创办于1907年,1919年在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自1922年至1923年,学校各科相继迁入吴淞新校舍,1924年春新校舍全部落成,至1937年,学校形成了具有医、工、理三大学院的纯实科大学,成为当年闻名世界的科学中心之一。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吴淞校舍被炸毁。

追溯宝山记忆

传承“宝山”精神

据悉,此次展览第一部分为“红色之光”,展示了1949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解放军攻占吴淞宝山新闻、1965年2月28日《解放日报》刊发“吴淞口民兵神枪手”报道、1970年代好八连在吴淞照片等文献。

第二部分“人文之光”则介绍了在宝山的历史中,涌现出的诸位政治、经济、文学、书法届的优秀人士。这一部分展示了清朝末期著名词人蒋敦复书法作品,中国近现代史著名的袁氏三兄弟袁希涛、袁希濂、袁希洛手迹,抗战时期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与胡适、梅贻崎、冯友兰摄于西南联大的合影,以及吴淞铁路、张庙一条街等文献。

宝山吴淞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城区之一,因此在第三部分的“教育之光”,呈现了一百年前吴淞炮台湾数平方公里内,陆续建成的多所大学,例如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公学、同济大学前身“同济医工专门学校”、中国公学、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的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水产大学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政治大学等。

除此,展览还展示了“宝山”的由来。据介绍,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负责海运的平江伯陈瑄,在长江出口南岸修筑了一座土山,土山300多米见方,百米左右高。据说,当地百姓过去曾隐约见到有座山在海滨出现,修筑的土山恰是发现山影的地方,因而民间将它传说为“宝山”。“宝山”上设有烽火台,白天燃烟,夜间点火,虽距海30里,但视野辽阔,目标显著,作为航海标志为海运提供了安全保障。明成祖朱棣深知“宝山”的重要,因为永乐二年(1404年)吴淞江疏浚后,吴淞口成为了由南向北海道运粮的起航地之一,于是1412年明成祖亲自写下碑文,并命人勒石成碑,即“御制宝山碑”,宝山之名随之诞生。

宝山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纪念宝山命名610年,展览以“宝山风华”为题,聚焦这片热土的过去与今朝,深入挖掘宝山的历史文化记忆。除了继续在高校图书馆、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等场所开展文献史料手迹展巡展外,还将出版专题文集,并通过讲座及研讨会的形式,追溯宝山记忆,传承“宝山”精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