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让红色精神变得鲜活
2022-01-10 教育

祖孙接力寻找烈士、护送烈士遗物,汉藏青春友谊在校园生发,“未来影视人”的镜头处处是感人的细节;地铁站与城市文化的关系,付费自习室如何发展,实践调研让05后更接地气;传薪火之矩,扬青春之志,“未来演说家”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由团市委、市教委、市学联共同主办的2021年“未来杯”上海市高中阶段学生课外活动竞赛于近日结束。本次竞赛分为四个赛道,全市共计超过5万名高中阶段学生参赛。

经初评、复评、终评,共产生未来演说家大赛获奖作品100件,微电影大赛获奖作品94件,社会实践项目大赛获奖作品92件,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100件。

记者 郭漪

  祖孙接力护送烈士遗物  

群星职校庆祝建党百年的作品《追寻》斩获了微电影大赛一等奖,这部微电影以一家三代护送烈士遗物为主线,讲述了爷爷把保护百宝箱的精神传承给了孙子——群星职校学生天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对祖孙之间,爷爷想要孙子天天帮忙找出一个人的地址,但由于年代久远,天天很难完成任务。爷孙俩因这个事情起了争执,天天一时错手打翻了藏有烈士遗物的宝箱。爷爷讲述起宝箱中遗物的来历,任务背后的故事渐渐清晰,天天也被深深地感动。原本关系紧张的爷孙俩也渐渐变得亲近起来。最后,天天接过找寻烈士的任务,与同学们一起努力用专业所学,努力推进着护送烈士遗物的任务。

影片的最后,群星职校新团员们齐声宣读入团誓言,声音洪亮,眼神坚毅,随后画面中出现了8位百岁老红军,老红军们对青年的嘱托与学生们入团的誓言相互交融,预示着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在少年们的心中变得鲜活。

  把红色思想融入到镜头中  

微电影这一新媒体形式作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与艺术叙事相结合,并致力于培养影视领域人才。

在微电影《追寻》101天的制作过程中,除了5位主创成员,群星职校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在默默付出。据了解,群星职校参与制作的,有学生88人次,包括数字影像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57人次,非影视专业学生31人次,反复修改多次后,才形成了最终的作品。

王雨萱同学在微电影中出演学生,“当我在人群中,跟大家一起举起右手,齐声宣誓时,有一种自己作为后辈在对着革命先烈许下诺言的感觉。”

唐卉同学参与了分镜脚本的制作,“在开拍之前,我们就应设计好要拍摄的画面,相当于摄影构图。依照故事剧情需要,想好要从什么角度拍、用什么手法拍,才能最好地表现出气氛和剧情张力。”

杨少寒同学觉得后期剪辑同样重要:“片子拍摄好后,要对已有的素材进行初剪、精剪、配音、配乐、字幕、特效等一系列的制作,让整个片子顺利而不凌乱,并能够给大家带来视听结合的效果。再好的画面,如果没有听觉上的效果,也会逊色不少,且观众无法通过画面直接了解这个片子所要表达的思想。”

“把思想融入到镜头中。当拍摄时思考想要传达什么,要抓住当时的想法,什么样的镜头才是最好的。”谢柳菁同学这样说。

  关注身边的大城小事  

纵观2021年“未来杯”,高中阶段的学生越发关注这个城市身边的事情,同时党史教育成果也越发卓著。

复兴高级中学的季子然同学在日常上学和出行乘坐地铁过程中发现,除了像迪士尼站这样的少数,大部分地铁站特色不够鲜明,即使有些地铁站有内部装饰,但环境关联性不强,较为刻意。

“上海的地铁站应该使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上海这个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海派文化城的城市魅力。”因为对空间设计比较感兴趣,季子然展开了调研,他走访了上海几个地铁站,对过往乘客进行调研,查阅了外地文化名城地铁站设计的相关文献,并以豫园地铁站作为“改造对象”,进行“再设计”。

季子然为10号线豫园站出口做了一些装饰,增加了古代建筑房顶的飞檐,有点类似于“庑殿顶”。对出入口外观的颜色做一些修改,采用了红棕色,相较于周围白色、灰色为主的建筑,这个入口会非常醒目。另外在最上方增加牌匾,上写有“古邑新辉”四字,照应了豫园门口的那一块牌坊。此外季子然还对站外栏杆和站内墙上装饰、屋顶、指示牌等做了整体设计,以符合豫园这座明清园林的古典气质。

来自西南位育中学的王韵涵、刘语嘉、焦桐三位同学对近年来越来越火的付费自习室发生了兴趣,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同学们发现,付费自习室主要受众人群为考研考证的沪漂,并发现了其背后所体现的沪漂生态问题。与此同时,同学们将目光对准社区公共空间,发现在2021年8月上师大新村邻里汇开设了社区免费公共自习室,作为问题解决方案的试点,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对公共自习室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记者 郭漪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