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红领巾,幸福连连看
2022-01-11 教育

记者 曹莹

如何配合“双减”,打造好“少先队员15分钟幸福圈”?近日静安区通过前期需求调研、自主时刻红领巾社团运作、温馨时刻创意活动策划及安排、过程及延伸段发挥少先队宣传阵地作用等多板块同题异构、亮点碰撞的模式,开展本区少先队线上交流活动,为下学期各校少先队更好融入课后服务提供学习与借鉴。

  我的课表我做主  

和田路小学的孩子们都有一张特别的课表,表头上“我的课表我做主”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课表每人“独一份”,课后时光的学习、自主、温馨时刻,充实多样。这是学校少先队积极融入课后服务,创造性地开展队员自主教育活动的成果之一。

大队部先向队员们发出了一份“自我需求调研表”,“填写指导”中提出“两会、三了解”,前期调研涵盖每一位队员,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供了依据,更让队员和家长进一步了解到“双减”政策的利国利民,让队员感受到课后服务中小主人翁角色满满的责任感与幸福感。

在实践过程中,中队辅导员、队员和家长对课后服务时段的课表需求角度各有不同:“我的队员分别在哪?在干些啥?”“我什么时间去哪里干什么?何时归家?”“今天孩子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可以接娃?”

针对实际情况,学校少工委还建立了创意满满、诚意满满的“三套制课表”制度:一表三份,队员、家长、辅导员各一份对接不同需求的课表,明确了课程时间、内容、放学时间以及中队每一位队员的去向,做到了队员开心、教师省心、家长放心。

  我的社团我做主  

上个学期,为了响应“双减”政策,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作为课后服务的试点学校,为满足队员们的多样发展需求,让队员们幸福快乐地成长,学校少工委除了开设原来的常规社团,还准备积极开设更加多样的社团。

“开设什么社团呢?”这个问题一开始可是为难了不少少工委的成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部长们自主设计了问卷,调查广大“红领巾”的需求,了解校外资源和最新资讯。

汇总了全校少先队员和自治委员会的意见后,红领巾们发现了“科技兴国”的强大力量!校少工委重新设计了小公民楼2.0,整合资源,聘请校内外多方专业团队和辅导员老师,新增了“航空航天”“科技编程”“人工智能”“混合现实MR”等创新性社团。

现在,争章评优部负责社团每天的签到反馈工作,文明观察部检查每个社团的教室卫生并规范文明行为,专管队负责每个社团专用教室的使用登记及安全工作……彻底让少先队员们实现了“我的社团我做主!”。 

  我的幸福我创造  

“我们摊位的汽车模型、十字绣都是原创的手工艺品,欢迎选购!”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是我们校园自种的有机无公害蔬菜,快来买呀!”

……

从灯光下走到阳光下,让少先队员的幸福生活圈变得更广阔。在2021年12月7日和12月14日下午,在一师附小的操场上,数十个百货、蔬菜摊位排列在两侧,各类叫卖声、砍价声此起彼伏,由全体少先队员自主开办的第二届“幸福集市”活动正在热闹进行。

辛勤的劳作,换来了别样的精彩。集市上,每个中队的摊位上都放满了队员们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内亲手制作的汽车模型、书法字画、乐高机器人、创意手工绣等物品。每个中队还分别设立了摆放员、拍卖员、导购员等“八大员”,从事先定价,到现场吆喝,再到收银换币,每一个过程都是队员们自主完成的。

货摊上的商品,除了队员们自己制作的作品外,还有刚从学校农艺园里采摘下来的茄子、青菜和橙子等蔬菜水果。现场,队员们纷纷用自己在文明行规活动中赢得的礼仪币,兑换学校快乐集市币,然后穿梭在各个集市摊位前挑选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

一师附小鲁校长说:“幸福集市是我们一师附小立足‘15分钟幸福圈’建设,创新活动载体、途径、方法,总结出幸福教育的经验,也是开展劳动实践、职业体验活动的形式之一,旨在让大家在劳动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成长。幸福的笑容属于劳动实践的创造,满满的收获属于师生共融的智慧!”

在“双减”大背景下,一师附小立足学校特色,立足“15分钟幸福圈”建设,创新活动载体、途径、方法,总结出幸福教育的经验。队员们也在此次活动中用文明行规赢取礼仪币,积极劳动创造商品,流通财富创造快乐,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集”力布展、“集”美趣创、“集”体贡献。

  我的精彩我宣传  

“双减”后……队员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中山北路小学圆圆红领巾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拿上话筒,举起相机,带着脑袋中的“小问号”开启了一场以“幸福”为主题的探索之旅。

“幸福是什么?”“在什么活动中你感受到了幸福?”小记者们随机采访,队员们各抒己见,在思考和回答里体会幸福、分享幸福、传递幸福……为了捕捉幸福瞬间,小摄像们在“自主时刻”来到专用教室,前往社区街道,拍摄幸福小相片,通过拍摄从进校到离校的一整天来记录“双减”后队员们生活中的小变化。

最终,小编辑将把相片、视频剪辑成一部真实、完整的纪录片,由小主播在电视台进行宣传推广,与全校师生一同分享“双减”后的幸福好时光。

  党建带队建 开发校外资源  

据悉,静安区少工委还将积极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党建服务中心、区文史馆等多家党组织有效联动,党建带队建,开发校外本区红色场馆系列少先队活动课程,加强完善本区少先队活动课程红色宣传主题资源包,通过课后服务时段,有效输送至学校、红色场馆、社区少工委,进一步推动静安少先队社校共享联动机制。

静安区少工委计划开设“光影?先锋故事‘偶’来讲”——红领巾创意戏剧盒子微课堂,以红色场馆和旧址、遗址为主要题材,来讲述更多静安知道却暂时看不到的红色故事,来真实了解党的故事。它将以微课程视频和部分线下指导形式提供,可供各校课后服务时段使用,通过第二、三时段的红领巾社团活动或自主学习,引导更多少先队员参与到红色文创的开发与宣传中,让更多参与者和聆听者,知道这一个个红色故事,故事里的细节,细节里的精神,为更多少年儿童讲好党的故事。

另外,“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也将以场馆体验形式提供,在静安区七个红色场馆开设浸润式队课项目,在原有成熟的情景党课的基础上,嵌入少年儿童原创红色连环画DIY、红领巾光影先锋小剧场、重温入队誓词等少先队元素。工作日,充实各校“少先队活动”课时内容;双休日,以亲子参与的形式,提供给学校少工委、社区少工委及部分社会人员报名参与。让静安中小学生在浸润中学习党史,有效整合,加强交流,资源共享。

记者 曹莹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