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黄浦两会,这些青年代表委员为青年发声
2022-01-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日前,上海市黄浦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黄浦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相继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围绕黄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这其中有着许多我们熟悉的青年身影。本次“两会”中,共青团界别和青联界别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立足于青年立场,发出青年声音,反映民情民意,彰显责任担当。

黄浦区政协委员,黄浦团区委副书记、黄浦青联副主席王启洋说道,过去五年,黄浦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如期建成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基本框架,推动城区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迈上新台阶!未来五年,是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向前的五年,团区委将在党的带领下,团结带领全区各界青年同志,勇担时代使命,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在绘就既有缤纷“高大上”、又有浓郁“烟火气”,既有时尚“国际范”、又有典雅“东方韵”,既有厚重“历史感”、又有蓬勃“新活力”的黄浦生动形象上,不断贡献青春力量!

区政协委员,黄浦青联委员、区辉云社区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钱震昊说道:“作为一名特邀界别的新任政协委员,与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探讨协商民主工作,我非常荣幸,也感到重任在肩。接下来我将认真履职,继续结合自身优势整合社区资源,聚焦城市‘脏、窗口、名片 ’心总体定位和‘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发展主线,在基层治理方面为各系统提供服务,同时也将继续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推进黄浦公益志愿服务,引导正向价值观、提升全民幸福指数。”

黄浦区人大代表、上海快克典当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超杰指出,《报告》中“海绵城市”、两棵“生命树”等词汇新颖独特,财政收入超出预期,二级以下旧改成绩斐然。在“一老一小”领域谈五点建议:一是关注因旧区改造所形成的“孤岛”社区居民,完善基础民生设施;二是关注二级以下旧里居民,加速旧区改造工程;三是关注社区食堂选址建设,优先考虑纳入“10分钟生活圈”;四是关注“双减”背景下青少年课余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体育场、文化宫、艺术馆等公益性场地;五是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为青少年成长发展做出更多指导与帮助。

黄浦区人大代表、上海市阳光善行公益事务中心总干事秦天栋则建议:“爱心暑托班”等实事项目推出以来深受群众欢迎,但社区基础设施欠缺、保障力度尚显不足,希望能盘活各类学习资源,解决场所问题。加强对在公共区域吸烟人士的劝诫引导,培育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新风尚。优化黄浦滨江岸线管理机制,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