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科技人才“精准画像”出炉,首位标签是……
2022-01-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强国有我”是他们的首位标签,“扎根上海”是他们的普遍共识,“相信未来”是他们的共同信念,他们是上海科技青年。

目前上海正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服务和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近期,团市委会同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单位,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访谈等方式,对近2500名在沪青年科技人才进行了一次“精准画像”,今天,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上海青年科技人才报告》。

  理想视野    将“爱国情”落实到“报国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大力集聚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

那上海青年科技人才是一群怎样的人?此次调研的近2500名青年扎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通过《上海青年科技人才报告》发现,上海的青年科技人才觉得“以国为先 ”是成功标志,96.64%的青年科技人才认为“国家有需要时,我会挺身而出”。61.19%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认为个人事业成功主要体现在“为国家战略事业作出贡献”。值得关注的是,相比本土青年科技人才,海归青年科技人才感受了世界之大,更能体会祖国之好,他们更倾向于将“爱国情”落实到“报国行”中,用行动付出践行报国初心,其中98.04%愿意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95.10% 愿意脚踏实地去攻克难关。 

他们十分关注上海重点发展战略,其中69.89%的青年关注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67.58%的青年关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关注高品质规划建设五个新城的占比55.46%。 

如果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画一个“自画像”,十大关键词包括了强国有我、严谨、有理想、专注、奉献、奋斗者、爱党、有本领、有担当、热血爱国。其中90后、95后最倾向选择“强国有我”,同时也给青年“科研人”贴上了yyds、包容、开放、爱党、根正苗红、孤勇者、文艺青年等个性标签。 

  奋斗活力    投身科研,硕果累累  

上海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厚积薄发的创新潜能和源源不断的奋斗活力,为上海抢占未来机遇提供坚实基底,也在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注入新动能。

报告显示,91.55%的青年科技人才对目前的工作保持着高专注度和全身心投入。这群青年表现出越成长越努力的特质,从95后到80后,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比例逐步递增,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的不仅是知识和阅历,还有每天的工作时长。

干科研有意思吗? 97.13%的青年认为“干科研这行”有意思。62.69%认为“科研工作有意思,虽然压力与挑战并存,但自己喜欢”。立足科研,上海青年科技人才总体年轻有为,半数以上的80后获得过国家级、上海市、行业协会或本单位的青年科技人才成果奖励。 

他们认为,事业成长、专业兴趣和自我成长是激发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内生动力。其中90后最重视自我成长、生活满足和良好氛围,80后更注重事业责任和自我成长。创新环境、政府政策和创新资源是激发创新的外在驱动力。其中,90后更看重政府政策,80后更看重创新资源。

  城市认同    未来五年,超九成青年愿留上海  

青年科技人才“选”上海是对上海“软实力”的精神认同。青年科技人才“留”上海是对上海品质生活的情感归属。他们选择上海作为“理想之城”排名前四的理由是:青年人才集聚的优势(67.87%)、科创平台集聚的硬件 (60.79%)、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57.84%)、未来可期的发展前景(47.98%) 。

92.97%的青年科技人才表示自己喜欢上海这座城市,94.34%认可上海城市“软实力”强,92.52%认为上海的科创环境好,93.61%认同上海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

报告还发现,他们在上海工作年限越长,对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上海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上海的海派文化氛围认可度越高。未来五年,92.00%的青年科技人才选择继续留在上海。而在选择有可能离沪的青年科技人才中,41.07% 的青年科技人才选择去往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发展。

  发展期待    期望有住房补贴等 “安心工程”  

让上海真正成为天下英才的筑梦之地、逐梦之城、圆梦之都, 还要看青年科技人才对未来的城市发展、科研生活有什么期待。

这是一群信心值满格的群体,有92.23%的青年科技人才对“中国自主创新成为科技强国”有信心,91.88%的青年科技人才对“上海建成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充满信心。

面对未来科研生活,75.59%的青年科技人才最期待“有更理想的工作环境”,63.86%的青年想要“有良好的科研团队”,期待“有更多的参与研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机会”的青年占比63.18%。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类型的上海青年科技人才都认为成长阶段最重要的因素是“保护科研热情的青年人才激励机制”,占比达76.88%。 

提到面临的主要压力,排名第一为“收入水平与上海的消费水平有差距”,占比69.77%,另有59.54%的青年觉得“难以获得通勤便利且可负担的住房”,“生活与工作难以取得平衡”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困难”分列三、四位。同时,青年科技人才自述最急需的 “安心工程”分别是:住房补贴(73.61%)、社会保障(56.87%)、子女就学(37.91%)、医疗卫生(18.38%)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