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两会|人大代表金晶的这份建议和青年无关?实则不然!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施培琦/剪辑
市人大代表、兼职市残联副理事长金晶是一名80后青年,她俏皮地说,今年将向大会提交一份看起来和青年朋友关系不那么密切,但其实还是源自于青年群体的那些烦恼和忧心事儿的建议。
在与身边的朋友们交流中越发感到,对于医院护工群体,大家还有很大的期待。今年两会,金晶的建议聚焦加强医院护工群体规范管理,增加培训和制度保障,提升他们的荣誉感。
随着社会渐渐进入了老龄化,80后90后开始成为社会贡献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的父母在老去,大部分已经退休或者面临要退休的状态,身体的健康程度也在下降,面对着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的窘境,在父母生病住院的时候却实难有精力做到时时照护。金晶觉得,对于有过家人住院治疗经历的人们来说,相信大部分会对护工规范化工作有更大的期待。
然而,现在医院护工群体的良莠不齐,又是十分戳中住院的病患和家属。金晶注意到,虽然现在有部分公司也实现了线上下单、由护理员接单的功能,但依然时有护理员线下的独自接洽业务的现象,让管理也增加了难度。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有着全国最好的医疗条件,同时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病患,在这个充满着人生大喜大悲的地方,在最脆弱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把管理做到位,用管理规范服务,让服务温暖人心。”金晶期待。
为此,金晶在此次建议中给出了具体对策:希望政府部门可以组织成立护工群体的相关行业协会,同时,要求相关公司对护工进行培训,覆盖医疗知识,外伤护理,康复技能等,再通过行业协会给予职业等级评定的证书,规范管理。
与此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院方、患者及家属的护工评价系统,从而给后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并对于工作优秀的给予一定的经济以及荣誉奖励,提升他们的荣誉感。
“不管是为了现在正在渐渐老去病痛缠身的家人们,还是在将来可能会有更多单身的年轻中年人群,生病住院都是最脆弱的时候,希望政府可以重视护工这个行业并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指导,让病人有尊严,让护工有成就。”金晶建议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施培琦/剪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