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冰雪 飞扬青春|和张艺谋同行的三年,就像上了一个MBA大师班
2022-02-0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2019年,张艺谋执导国庆70周年晚会。之后,69岁的张艺谋找到了当时只有36岁的王志鸥,“我们要开始创作冬奥会(开幕式)了,还有几个月就要汇报方案”。

近3年,无数个日日夜夜,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冬奥会开幕式总制作黑弓团队创始人王志鸥和他的团队熬过来了。于王志鸥而言,与张艺谋朝夕相处的这3年,像是上了一个“MBA大师班”。

  “我想证明中国力量也是很棒的”  

事实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不是张艺谋第一次与王志鸥团队合作。此前,他们曾在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等活动中有过合作。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中,王志鸥带领团队完成了首创的千人光影屏流动表演,为全球观众献上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的表演中,王志鸥团队以最少的表演人数、最轻量的场地支持完成了令人难忘的“光影+人机”共舞表演。

从设计创意到制作,冬奥会开幕式的每一部片子、每一个环节,事无巨细,作为视效总监的王志鸥都责无旁贷。

王志鸥回忆,三次合作,张艺谋就像老师,一直严格要求他,也不断培养他。比如,合作“北京8分钟”时,张艺谋多次否定他的方案;国庆70周年的那次合作,张艺谋从他提供的方案中挑选并给予指导;而创作冬奥会开幕式时,张艺谋会征询他的意见,“你怎么看待这个创意?”“作为新锐设计团队,能与张艺谋合作,让作品走上国际舞台,真是万分荣幸。”

2019年的一天,张艺谋和王志鸥第一次说起冬奥会开幕式的项目。这三年来,有人离开,有人坚持了下来。最让王志鸥感触的是2021年3月的视效团队招募。当时,张艺谋的创意设计已基本成形,但尚需升华与细化。张艺谋希望启用全球顶尖的视效团队。王志鸥在全国范围内找寻优质的设计团队,除了黑弓视效团队以外,他又额外招募了熊超、黄晨、柳迪、王雪松、曹雨西、张盛玚等6位艺术家参与到项目当中。最终,才有冬奥会开幕式舞台上的精彩呈现。

“这次开幕式是文化自信的展现。以前一说起数字科技,大众普遍认为外国团队比中国团队好。但我们用事实说话,用一鸣惊人的效果说话,国内数字科技已属全球领先水平。”王志鸥说。

  “三年合作就像上了一个MBA班”  

100余版核心视觉设计、40多版核心装置编程、7000多张设计效果图、30多套多媒体视频汇报方案……三年磨一剑,日日夜夜的努力在一个晚上绽放,背后是视效团队无数人的付出。

王志鸥回忆说,以冰纹样的小雪花导视牌为例,仅设计稿就做了上百版。又如“立春”“冰雪五环”等节目,所有的舞台装置、人员出场时间都卡得严丝合缝,整个流程经过数次实验论证。

50帧、16K巨幕的后期制作采用了国内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王志鸥笑言,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数字科技光鲜的表面背后凝结着无数人的奋斗成果。

项目推进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学习过程。王志鸥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凌晨2点接到张艺谋的电话,一直说到凌晨4点多。压力是不言而喻的。有辛苦也有收获。王志鸥形容说,这两三年来,自己就像参加了一个MBA大师班。他像海绵一样,拼命向张艺谋这样的大师学习。

2020年年初,张艺谋给王志鸥打了2个多小时电话,告诉他如何寻找线条化的语言,如何培养年轻设计师。“电话里张导感慨地说,这也许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我能跟着他学多少是多少。这句话让我感动得落泪了,张导就像老师一样,知无不言。”

还记得冬奥会开幕式上奥运历史上首次呈现的微火火炬吗?前所未有的点火仪式已然创造历史,正如总导演张艺谋所说:“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呈现)方式,是我们最大胆的设计和变革,百年奥运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王志鸥告诉记者,点火是整个环节中最难的。由中国结和橄榄枝结合而成的雪花台,在凸显奥林匹克格言的同时,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有限的像素点位中,利用程序控制像素形成符合几何形状的动态效果,匹配物理灯珠点位。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呈现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原则打造的微火火炬。火炬台设计是大雪花造型,通过几何状的链接,首尾相连,代表齐心协力。

“这次开幕式的整体创意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根脉上。尽管表达上比较现代,却蕴藏着水墨山水、传统纹样等中国文化的美学基础,在内容上更加自信了。”王志鸥介绍说,点火仪式、和平鸽、倒计时是设计环节中变动最大的。倒计时的设计始终差一口气,因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倒计时实在太经典,哪怕张艺谋也很难超越自己。

张艺谋对创意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在视效团队被逼到无路可走时,张艺谋对王志鸥说了一句他至今难忘的话,“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

  == 对话 ==  

记者:近三年的“MBA大师班”,张艺谋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为何选中你担任视效总监?

王志鸥:张导不只是高屋建瓴的总导演,更像达·芬奇般的艺术家,对许多专业领域均有涉猎。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全能型选手。

为何我能跟上张导的脚步?因为我的团队是国内顶尖的跨媒体艺术团队,业务范围包括实景演出、数字科技展等,团队成员囊括建筑师、空间设计师、舞美、全电影媒体制作等。我本人也是导演,对机械、灯光、表演、编程等业务都十分娴熟。

记者:听说你的团队中有不少是青年设计师?90后、95后是非常自我的一代,你是如何带领这个青年团队的?

王志鸥:我是1983年出生的,属于视效团队里最老的工作人员之一了。这次参与项目的有好几位是00后,还有不少95后。

我早前也认为,95后、00后一代比较随性和自由。但经历了这次冬奥会开幕式项目,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自豪。有时,我们连续三四天24小时连轴转,可能中间就小憩一两个小时。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为信念而战的状态可能是外国团队无法理解的。

我是北京印刷学院毕业的,此次我带领了母校的6名博士、20多名研究生一起参与开幕式的创意设计。

记者:三年磨一剑,近三年的日夜艰辛在一日绽放,如何将开幕式的成果永久保留下来?

王志鸥:的确,开幕式只有一天。未来,我希望把开幕式背后的科技美学、中国文化数字科技的艺术累积成学术成果,开展学术研究,不断传承下去。我们即将在贵阳开设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讲好冬奥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开幕式中有不少中国元素,比如二十四节气、水墨画等。你觉得“老外”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

王志鸥:不可否认中西方文化有别,我们很难做到人人喜欢,但仍需用现代的语言去讲好中国故事。就拿这种中国元素和代表奥林匹克精神的橄榄枝编织成的雪花为例,雪花象征着我们是拥抱世界的,一起面向未来的,这是一种美学上的创新。之前的光影演出也表明,中国美学能让世界人民共鸣。国际友人能认同是幸事,如果不喜欢是遗憾。我们应该有美学自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