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甜与苦,皆是梦想的支柱
2022-02-15 青年

□张逸麟

昨夜,徐梦桃为我们上演了一幕饱经风霜、历经波折终于圆梦的感人故事,她的眼泪和笑容,让所有人触动。

同一天,同样是在张家口的赛场上,谷爱凌吃韭菜盒子的那一幕萌翻了许多人,特别是她要把“韭菜盒子”翻译成英语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合适的翻法,只能自嘲自己“英语太差”,让人们感到非常亲切有趣。还有昨天再次亮相的苏翊鸣,也在致敬自己即将到来的18岁生日,让人感慨青春真好。

像徐梦桃这样的励志故事,在中国体育史上并不罕见。而谷爱凌、苏翊鸣则似乎给中国体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于是不少人很喜欢把谷爱凌、苏翊鸣与所谓“老派”的中国运动员相比,并突出其中的差别。可这其实是在给运动员人设化、脸谱化,因为每一个运动员都是复杂和多面的。

徐梦桃身上有一股狠劲,北京冬奥会前的一次采访中,徐梦桃坚定地表示,哪怕自己受伤了,自己腿断了,都有把状态、竞技水准和难度提到最高水平,要站上三周台做最大的难度。就像4年前平昌冬奥会前的一站世界杯比赛上,徐梦桃也曾表示不拿冠军自己就“两天不吃饭”。但这样的表示只是徐梦桃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她喜欢给自己一些压力,绝不意味着她喜欢“自讨苦吃”。

平时的徐梦桃也很开朗,喜欢和大伙开玩笑,甚至一起跳尬舞。徐梦桃温情的一面更不必说,之前团体赛夺得银牌时,队友贾宗洋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懊恼落泪,当时徐梦桃的安慰和抱抱充满了暖意。只是作为32岁的老将,在圆梦的那一刻徐梦桃更享受那种苦尽甘来的感觉。无论是哪项运动,哪个运动员,仅仅靠吃苦是不可能创造伟大的成就,他们必然热爱,必然享受,也必然有心中的那份甜蜜,才能支撑他们不断追逐梦想。

谷爱凌、苏翊鸣也一样,作为18岁的少年们,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们阳光、朝气蓬勃的一面,享受运动的感觉非常美妙。然而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有着他们无数的汗水与拼搏,甚至是伤病。

无论是18岁的谷爱凌,还是32岁的徐梦桃,她们都在演绎着各自独特的体育人生,也在展现竞技体育和奥运会的魅力。她们都在为祖国争光,为各自的梦想拼搏。把她们区别比较,甚至脸谱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运动员都有各自的甜与苦,有各自对体育的热爱与烦恼,而这些都是支撑她们不断追梦的支柱。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