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金爵奖最佳影片的《柳浪闻莺》来了,导演赞郑云龙眼神“很江南”
2022-02-2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

看似拍了一部感情戏,却又写实地记载了越剧的一段兴衰史,26日晚,去年入围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的电影《柳浪闻莺》在上海路演,导演戴玮、制片人藤井树、主演汪飏、郑云龙、阚昕集体亮相,和观众一起体味了西湖美景、烟雨江南。“表演上我收获很大,舞台艺术和镜头艺术不一样。”谈及自己的银幕首秀,音乐剧大咖郑云龙说,作为北方人,他一直在体味江南情感的细腻。

已经定档3月8日的《柳浪闻莺》,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系列小说《爱情西湖》,以西湖十景讲了十个爱情故事,移步换景、情景交融,《柳浪闻莺》就是其中一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江南越剧团两位女演员与一个画家间的情感纠葛,也还原了西湖边越剧的唱作念打往事。情感之外,这部电影还堪称一部越剧的往事重现,它详细描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越剧从兴盛走向衰落的景象,杭州大的越剧剧场、嵊州的古戏台、水乡社戏等越剧文化元素俯拾皆是,茅威涛等越剧名家也在其中有“声音的客串”。尽管如今越剧已经重拾荣光,但那段往事在电影中展现时,仍让人唏嘘不已。

为了让表演更有真实感,主演汪飏特意去越剧团体验了两个月。她说,一开始导演问她能否顶下来,她答应说没问题,“我从未学过戏曲,越练越觉得,这是童子功,不是短短两个月就能学好的,有点心虚,所以在剧团,我除了吃饭睡觉,每天都在哼唱、学习。”

此外,电影为了更加真切地反映当年的社会风貌,增强年代感,影片还特意使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影最常用的4:3画幅,这独特的构图美学也引起了不少影迷的兴趣。导演戴玮在上海对此进行了解读:“4:3画幅代入感比较强,有浓浓的怀旧风格,当你去关注人的时候,你可能会忘记周边的环境。”她希望观众在看工欲善、垂髫、银心三位主角的感情和命运的时候,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更靠近人”。

正如她所说,越剧元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部电影更是以女性视角,讲述了一段情感故事和女性成长。“原著小说是男性视角,电影改编时改成了女性视角。”导演说。这样的转换,让主演们也更投入地揣摩起了人物内心戏。银心的饰演者阚昕说,自己进组时间短,“原以为压力最大的是越剧部分,进组发现挑战最大的反而是银心这个角色本身,她敢爱敢恨,跟我本人性格相差很大,我需要一直去琢磨。”

这部电影受到极大关注,还因为人气音乐剧演员郑云龙的加盟。对于自己的银幕首秀,他很看重:“电影的表演方法对我来说受益很大,它让角色更加真诚更加细腻,一瞬间在镜头面前更加直接去表达自己,以及戏要表达的东西,这也是我学习的东西。”

有观众注意到,郑云龙曾在微博评论里写道“戏曲元素的电影是送给妈妈的礼物”,郑云龙表示母亲是京剧演员,从小就跟着母亲在戏团里面跑,他熟悉剧团的氛围,对戏曲也有着独特的情怀,被问及妈妈有没有看过影片,妈妈很喜欢这个电影,也很喜欢原著小说《爱情西湖》。

“我第一次见大龙(郑云龙)的时候,他问我,‘我这么高,又是山东人,要演江南的人,你敢用我吗?’”导演告诉记者,“但我觉得,他的眼神里很江南。如今电影一路路演下来,最受肯定的,就是我们对演员的选择。我很欣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