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冬奥会上海技术官员罗浩:深度解读坡面障碍技巧赛事背后的故事
2022-02-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打破历史,取得了9枚金牌、4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好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三。其中,在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的坡面障碍技巧Slopestyle上,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和苏翊鸣站上领奖台,创造了历史。关于本届冬奥会的这个项目,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以及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但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近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连线上海静安区滑雪协会教务长罗浩。作为代表上海参加冬奥竞赛运营的技术官员,罗浩为你深度解读冬奥比赛项目背后的故事。

  临近比赛,降雪未停只能延期  

在张家口的云顶赛区,男子单板滑雪和女子自由式滑雪的坡面障碍技巧,总共12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它的整个赛道被分为6个部分,总共长600米,垂直高差198米,是这个项目在历届冬奥会中难度和多样性之最,也是所有雪上项目里,场地复杂度最高的一个项目。其中,第4、5、6部分是跳台区域。而罗浩的工作任务,是在第6个部分,即坡面障碍技巧的最后一个跳台。罗浩表示:“这6个部分都很重要,每一个部分都有2名裁判负责客观打分,只要有一个失误,都会对一套动作的总得分产生很大影响。虽然观众看到的是评委给出的最后总分,但其实它受每一部分的分数所影响。它的主观分占40%,60%是客观分。”

2月13日,由于骤降暴雪,暂定于上午举行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女子预赛被迫延期。其实,对于这种突发的大风大雪的极寒天气,冬奥会的竞赛运营部门早已准备妥当。据罗浩介绍,第一个预案就是提前召集所有技术官员,做人工除雪,如果第一个预案还不能够达到赛事的场地要求,那么整个赛事的时间就会延后,甚至取消。历史上,在平昌冬奥会和温哥华冬奥会的时候都有过取消预赛直接决赛的过程。

在下大雪的那一天,所有技术官员凌晨4点半就上山,进行人工除雪。为什么要除雪?“因为正常的赛道标准,需要经过机压的硬状雪。整个道具和跳台都是经过手工塑形的,所有雪板接触的滑行雪面必须平整,像‘面条’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雪板的摩擦力和运动员用刃,要达到一个适于运动员滑行速度,并做出高难的动作。遇到下雪,如果在赛道上不做清理,浮雪造成很大滑行阻力,失去速度运动员无法利用速度惯性上道具和跳台,更无法做出高难度技巧动作。如果临近比赛,雪还没有停,这种情况只能延迟比赛。”罗浩解释道。

  热爱滑雪,鼓励从事相关职业  

作为一项冬季运动比赛,它的延时或是中断,对于运动员来说,极大的影响比赛状态。运动员好不容易在低温下热身活动开关节、肌肉,把自己调整到一个很好的比赛状态时,如果训练、比赛突然停下来,运动员身体会凉下来,很难再进行比赛,受伤风险也会加大。同时,因为赛事是需要直播的,从整个赛事的整体考虑,我们的所有时间都是精确到秒,所以事先需要技术人员将所有的流程都熟悉。除此之外,比赛场地对于所有运动员都是陌生的,为了让运动员有一个好的成套动作编排,比赛之前会安排三天的公开训练,这也是这个项目的特色。

早在1月21日,所有的工作人员到达比赛现场。罗浩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先熟悉比赛场地里面的一些线路和功能区域,哪里是裁判房,哪里是工具房,哪里是仲裁室,哪些是运动员的休息区域和等待区域,包括他们茶歇吃午饭的地方,技术人员的工作动线,做什么工作需要乘坐缆车、乘坐拖牵、哪些地方是需要滑行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步行的,哪些地方不得穿越……,我们都要非常细致地把它过一遍。”运动员们在三个小时的公开训练里,雪道和道具、跳台都会有大量的损耗,为了能保证训练和比赛的正常进行,技术官员要及时去维修和平整场地,因此,负责赛道工作的技术官员要有扎实的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我修的最后一个跳台很陡,39度的一个仰角和39度的一个落地坡。正常穿着鞋都无法在坡度上站立,所以,我要穿着冰爪上去,在修这些损耗痕迹的同时,还要把自己的脚印清理干净。”

值得一提的是,在赛前公开训练和预赛、决赛的过程中,技术官员对赛道进行管理是竞赛执裁的一部份,担任瞭望裁判和止滑裁判,起到竞赛安全保障的作用。在公开训练中如有运动员摔倒、装备脱落,需要瞭望裁判和止滑裁判相互配合,摇动黄色止滑旗并发送无线电通告,告诉赛事的TD技术代表、赛道长、RD赛道总监、竞赛长、起点长、医疗团队及赛事转播OBS人员,告知对方在这个区域发生了什么情况?是不是需要封闭赛道?最后,通过多方有效沟通和协调将事情共同解决,保障赛事正常进行。在自由式滑雪的比赛中,出现失误时,运动员雪板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脚板需要自动脱落,如果不脱落,非常锋利的刀刃会伤到运动员。因此,在很陡的着陆坡上当雪板掉落时,运动员很难在坡面上找回穿上雪板,只能通过瞭望裁判向试滑员发出信号协助失误运动员将装备捡起来,再确认运动员的受伤情况,这种状况经常发生在公开训练的阶段。

在经历了如此大规模和高规格的比赛之后,大多数人对中国雪上项目的竞技都有了新的认识。“比赛虽然是最终检验运动员、教练员成果的一个方式,但是我觉得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也好,成长也好,其实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可能最终的结果是没法改变的,但是人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的东西是完全不能用这个结果去衡量的。”罗浩说道,“觉得这一点可能在未来的训练中也要给我们的小队员去疏导,可能未来冠军只有一个,那么这么多的运动员要给自己一些其他的目标,比如热爱滑雪,可以去做跟滑雪这项赛事有关的其他工作。依靠专业能成为国际雪联FIS的一名官员,增加中国在雪上项目赛事中的话语权与获得竞技成绩一样重要。”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