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疫情防控一线,有他们带领青年同心抗疫的身影
2022-03-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范彦萍 杨力佳 陈泳均 陈嘉音 刘秦春 刘晶晶

3月以来,上海疫情防控形势趋紧,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面对疫情,上海各级团干部带领青年志愿者逆行而上、奋勇担当,他们进驻隔离点,下沉社区,牵头“线上技术支援团”,盘点需求采购运送物资……疫情防控的一线有他们拼搏的身影、无畏的姿态。

 团区委干部“疫”不容辞奔赴各战场 

3月13日晚,闵行团区委副书记范敏汉在朋友圈发出了一条紧急求助:需要一条风机皮带。半小时后,他留言,皮带有了,谢谢大家。

原来,早在3月10日,他就带领了4名团区委机关干部组成“五人小队”进驻到一家隔离酒店,而那条风机皮带,正是该酒店厨房抽油烟机排气口的风机皮带。“那天酒店里突然响起警报声,大家都吓了一跳,经过排查,最终发现原来是厨房抽油烟机排气口的风机皮带断了,油烟排不出去,所以触发了烟雾感应系统。”范书记回忆,于是他一边在网上搜索各种卖家信息,一边在朋友圈求购皮带。最终,这条“冷门”皮带赶在第二天中午开饭前送达,让大家都吃上了热饭。记者了解到,为了减少属地街镇的防疫压力,像消毒片、监控、工作手机、密实袋等物资及生活用品,也都是由这5个团干部想办法从不同渠道筹集而来的。

范书记所在的这家隔离酒店共有136个隔离人员房间,目前已经接收了132名隔离人员,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急需处理。昨晚,为了一位隔离人员可以顺利完成PICC管的维护,大家又是一夜未眠。最终,医护组和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这次的任务。   

据悉,闵行团区委机关分别于2月20日、3月6日紧急召集20人和67人的青年突击队,支援社区封闭管理;自3月10日起,承包一密接人员隔离点位的管理,由一名专职副书记带队,共5人驻扎隔离点,共136间,基本满员;3月8日起,全委所有人员(包括挂职人员)全力支援社区,参与重点区域和网格化核酸筛查。截至目前,团区委机关在隔离点、小区闭环管理、核酸检测等工作中,累计上岗90人次,共计445.5小时。

“你们在前方战斗,我们在后方支援。我们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长宁团区委副书记孔令琦发出这条朋友圈前已经忙碌了一下午,当3月15日得知同仁医院将进入闭环管理,急需生活物资和食品物资时,他带领四名男同志第一时间奔赴大卖场进行采购,200份生活物资包括了牙膏、牙刷、毛巾等,200份食品包括了自热米饭、方便面、火腿肠等。一整箱一整箱物资贴上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标签。忙碌3个多小时,他们终于将物资顺利送达医院。

从3月5日起,徐汇团区委副书记黄文彬等5名机关团干部,因疫情被安排集中隔离。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以远程在线方式实时与现场实地一线的防疫工作者“打好默契配合战”。“我们被隔离的同志也不能作为旁观者,隔离期间同样能参与青春战’疫’,所以在想远程能为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

3月9日,经过了解发现,部分社区因老年群体占比较大,在核酸检测环节遇到老人不会操作填报检测码,未配备智能手机导致检测效率受到制约,老年居民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黄文彬牵头组建“线上技术支援团”5人小分队,成员主要由居家隔离的团区委机关青年组成。随着16位青少年事务社工加入,“线上技术支援团”变身为健康云“云扫码”天团,由21位成员组成。这些天来,天团成员跨越“数字鸿沟”,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施行早晚交替轮班,远程帮助社区老年人群体进行“健康云”身份信息登记,协助封控小区提高检测效率,提升老年居民排队检测的体验感。目前,徐汇团区委健康云“云扫码”天团已配合5个街道的近20个小区完成上千条检测码生成工作,有效缓解了特殊人群检测难、现场信息录入慢的问题。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虹口区团委干部“疫”不容辞奔赴战场。“请大家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请大家排好队,保持1米距离,检测完迅速离开。”“请大家手机打开二维码,手机亮度调到最亮。”这样的提醒,秩序维护志愿者每天要重复几百次。虽然是90后萌妹子,正在支援虹口区疾控中心的虹口团区委干部潘虹已经是8名志愿者的领队。她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核实人员信息、告知管控措施、汇总整理数据。上岗之后从清晨工作到深夜,每天要打出上百个电话、核实上百条信息,其间常伴随着抽空吃饭的时间咨询电话打进来,她会立马拿起电话,电话打完,饭也凉了。

在崇明区,志愿者增援乡镇社区,开展健康云登记、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社区居民服务、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工作。崇明团区委姚添乐、邵宪一、杨陈娣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承担起志愿者的协调组织工作,邵宪一以总负责人的身份带队支援基层乡镇,协助乡镇安全、快速、有序完成各项防疫工作,彰显了团员青年的责任使命和担当精神。

韩连杰和邵勇是青浦团区委的两名年轻干部,3月7日,按照组织安排下沉到集中隔离点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并担任总点位长。3月13日,团区委机关同志和青年骨干志愿者分两组各10人前往徐泾镇迮庵村核酸集中检测点位参加志愿服务,提供信息采集、秩序维护等服务。    

由于当地老人大多都不会使用手机,“单采信息3人小分队”急中生智,用自己的手机登录健康云,帮助老人登记生成二维码。据了解,3人小分队中,有一位是“白熊·青之家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沈杰,而“白熊·青之家志愿服务队”就是由原先2020年首批抗击新冠病毒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骨干志愿者组建。

 青年突击队让团旗飘扬在各个角落 

嘉定团区委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第一时间组织青年突击队,参与支援区疫情防控市民热线接听和意见征集工作,倾听、解答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从3月9日21时至今,这支青年突击队已经接听电话4435个,其中咨询类4122个,求助投诉类313个,市民来电主要集中反映在政策咨询、核酸检测、管控措施、就医需求等方面。

据嘉定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他们配强人员队伍,组成工作专班。挑选工作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具备心理咨询专业背景的青年志愿者累计参与超过100人次,形成工作专班,24小时分批轮流上岗,确保市民热线保持畅通。其次是加强岗前培训,统一工作流程。疫情防控热线工作需要较强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团区委及时对接卫生部门,整理相关答复口径,严控岗前培训质量。接听热线中,做好市民情绪安抚,解答市民疑问,如遇到求助投诉类问题联系区相关职能部门及属地予以落实;如遇到孕妇、老人紧急就医等特殊需要的,落实专人负责,第一时间联系区卫生医疗组,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医疗资源。再则是进度跟踪到位,做好反馈回访。对于来电市民反映的急切需求,热线工作人员会在当天或次日进行电话回访,跟踪好后续处理进度,尽最大可能确保每一位市民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

奉贤区一个招募青年志愿者的“英雄帖”发布后仅仅4个小时内就集结了千名热血团员青年,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村居防疫工作中。

奉贤区市场监管局团委火速成立了一支由40名青年组成的疾控流调队,全身心投入到流调工作中。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流调工作,青年队员们几乎牺牲了休息时间。

“有没有空?现在马上去支援南郊一品核酸检测点位!”“行!我马上过去!”号令一出,起而行之。奉贤区人社局团委第一时间发动团员青年近40人次冲向一线,穿上防护服投入核酸检测工作,现场指挥引导核酸检测排队秩序,以最快速度投入疫情防控实战。

 各级团干部在防疫一线担起职责 

“叮铃铃!”松江区九亭镇团委书记李磊的电话再次响起,“小李,给我们再派10个志愿者,要快!”电话那头的居委会书记发出急切请求,“好好,马上!”李磊用沙哑的声音回答着。安排志愿者、联系居委会、对接医护人员,一天下来手机通话页面要翻好几页,最多的一天通话达62次。这是她每天防疫工作的常态。

“单采管缺了,棉棒也不够了,热敏纸也少了。这台PDA坏了,我们需要换一台。”一位志愿者急忙地来物资处领医用物资。见配物资的医护正忙着,李磊又充当配货员。“缺多少?棉棒是粗的还是细的?PDA先消毒擦好,然后放这里,重新拿一台。”这么多天的幕后防疫工作做下来,李磊已经非常熟悉核酸采样需要哪些物资、哪些步骤等,分别怎么用、怎么操作,她还试着开玩笑地说,现在还差一张证自己就能上岗了。除了李磊这样的“幕后英雄”之外,更多的九亭青年冲在疫情防控一线,前往社区提供核酸辅助检测、生活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展现了九亭青年的担当和作为。

“阿姨,你不要急,什么病吃什么药您说说清楚,我们待会儿会有志愿者过来拿您的医保卡去医院配药的。”还没来得急登记上个村民的信息,村委会的电话又响了起来,“燃气已经到了,您再稍等一会儿,我们和您的菜一起送过来。”松江区车墩镇长溇村自封闭管理以来,村内村民吃饭、购药问题成了疫情防控的头等大事。下沉到该村的车墩镇团委书记黄莉当起了物资配送员,积极与松江方塔医院对接,登记汇总好村民的购药需求,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一次性配齐药品。但为村民配药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有一位50多岁的阿姨需要配治疗脑血栓的药,但是由于方塔医院没有此类药,不得不辗转到松江中心医院配,整整一个下午,不是在配药,就是在配药的路上。配完药以后,还要对药品进行清点、计费、分类、装袋。在岗期间,黄莉总共为近60名村民配药,药品种类多达上百种。

松江区国资委团工委书记龚妍下沉九里亭街道五洲居委会,担任居民区疫情防控临时党组织“第二书记”。作为社区书记的“帮手”和“替补”,迅速掌握社区防疫情况,投身居委会的各类事务,与社区书记轮流值班不怕艰苦,组织核酸检测通宵达旦。

松江团区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吕明远表示,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在特殊时期拿出特殊精神、特殊担当,带领全区团员青年同心战“疫”,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硬仗,为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贡献更大青春力量。

作为单位团支部书记和青年党员,长宁区仙霞路派出所民警贺祎在疫情防控中承担数次小区和居民楼封控任务。3月11日早晨,接到防疫部门通知,要对辖区内天山五村进行封控。接到指挥室通知后,贺祎和同事立即前往相应点位,在疾控部门和医护人员赶来前,配合街道迅速对小区进行管控,认真做好人员疏导和核酸检测秩序维护。

在社区一线还能看到奉贤区南桥镇曙光社区团支部书记周文佳,承担了华龙公寓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一户户排摸,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一组组开展核酸检测,为老人和孩子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千人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待小区大部分完成核酸检测后,大白为不便下楼居民提供上门检测服务。深夜她送走了医护人员后还独自完成了后续的收尾工作。

奉贤区南桥镇南桥城管中队团支部副书记张涛总是坚守在核酸检测服务最后一关,他引导市民有序离场,告知年迈居民核酸结果查询方式,让他们放心回家;他把孩子们送到家人手上;扶着老人不停地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青春防疫中,总有一份像他这样用青春守“沪”的温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范彦萍 杨力佳 陈泳均 陈嘉音 刘秦春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