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丨接最难的单子,金山战“疫”一线的“Z世代”力量
2022-03-2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通讯员 应磊磊 

金山区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以来,凌晨5点,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科95后医生江遥已经开始统筹信息工作。半小时后,护理部95后护士陆亦昀也出发去隔离酒店和管控楼宇采样。在金山区,这群“Z世代”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快速成长,用自己的力量诠释青春的意义。

 // 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 

3月28日凌晨5点,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科医生江遥开始统筹信息工作,接收区疾控中心推送的密接、次密接及高筛人员的信息,电话核实后及时推送给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组上门采样,紧张繁忙的工作持续到晚上10点。这名95后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工作任务多,经常到深夜。

2020年防疫期间,江遥主要参与应急采样组的工作。他24小时待命,收到中心指挥部发布任务后,立即前往密接或次密接人员家中为其及同住人进行核酸采样。每天任务都很重,早上7点半单位领任务后出发,直到次日凌晨才结束一天的工作。除了吃饭时间,基本都是穿着防护服穿梭在山阳各个小区,虽然工作中存在困难,比如很多小区没有电梯,上门都要爬楼梯;有些村没去过,乡村小路导航会“失灵”;天黑以后,小区里楼栋很难找,有时一户人家都要找很久……

如今,新一轮疫情袭来,信息大量涌入,江遥被调到信息组,区疾控中心建立了一个共享文档,流调出来的密接、次密接人员会及时推送,推送人员信息最多的时候有三四百个人,而他和同事们要第一时间接收这些人员信息,然后打电话核实地址、同住人等,核实完后要将这些信息整理后发给采样组。

采样组转到信息组,压力丝毫没有减,工作时间也更长,江遥吃住在办公室,累了就躺着休息一会。除此之外,江遥平时还要负责封控楼道、密接人员家中等区域的消杀工作。

 // “170组合”接最难的单 // 

95后陆亦昀是名年轻护士,在山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工作。3月28日,陆亦昀凌晨5点半就出发了,去了黄码酒店采样和管控楼宇采样。

疫情面前,她冲锋在前、“疫”无反顾,积极报名参加核酸采样工作。一旦出现病例,她和同事们及时赶往病例所在小区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冬天在凌晨被叫醒,赶紧往身上贴几个暖宝宝,30分钟内赶到现场。最让陆亦昀头疼的是那些老小区,没有电梯,只能穿着二级防护一层一层爬楼梯,一趟下来里面的衣服早已经湿透。

陆亦昀和同事成立了一个“170组合”,因为平均身高170cm。他们经常接最难的单,爬最高的楼,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就相互鼓励。采样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有时好不容易爬上顶楼,发现这户人家刚采过样,只能无奈折回,再去下一幢楼采样。从早上7点半出发,常常凌晨两三点收工,回到家沾到枕头就能睡着。

 // 戎装不在,军人本色不改 // 

张德权是名95后退役军人,工作在海欣居委会。虽戎装不在,但军人本色不改。从3月上旬至今,张德权一直奋战在居委会,没休息过一天。前段时间,他工作至晚上10点多,洗漱好后准备休息,却接到所辖小区即将闭环管理两天的消息,他立马起身赶往居委会,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一夜没睡。

小区开展数次核酸检测工作,张德权负责现场统筹,细分工作任务,维持人员秩序,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核酸检测顺利完成。

妻子叶婧轶是金山区生态环境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看到核酸检测时人手不够,妻子也加入志愿者队伍。由于小区老人较多,妻子始终忙碌在岗位上,有的老人听不懂普通话,她就用方言耐心解释,然后带去做核酸,之后,她还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制作成了一个方言视频,分享给其他志愿者。

3月28日,全区新一轮核酸检测开始前,张德权凌晨2点开始为60岁以上老年人打印核酸检测二维码,共打印1500张,核酸检测开始之后,他又喊居民下楼做,送核酸样本,做好后勤保障服务,一刻也不停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通讯员 应磊磊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