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团”吹响集结号:“我们冲得出,打得赢”
新场镇的年轻志愿者积极响应,携手抗疫。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李勤
在抗疫情况最严峻的当下,志愿者成了上海最可爱的人之一。在新场镇就有一支6人一组,共计18人的年轻志愿者队伍,一声“招募令”便立即集结而成。
3月20日,新场镇做第一次全民核酸检测。笋北居民区7个居民微信群里一经发布“招募令”,新组建不久的志愿者微信群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虽然明知第二天任务艰巨,刮风下雨,志愿时间长达14小时,但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很快就分出三个班次,准备就绪。
由于是隔天晚上刚成立的队伍,居委工作人员连志愿者的名字都叫不出,只能在当天晚上召集这支队伍人员,现场教授他们如何帮助他人预约核酸检测,并对现场服务中的注意事项等做简单的培训。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学得快、领会得快,大家很快就融入了自己的角色,干得有条不紊。
当天来做核酸采样的人很多,预估要排三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采样任务。“书记,我有个建议,不要一个人盯一个老人,其实一个人可以同时负责20个人,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这20个老人需要申领的检测码都可以在我的手机里生成,到时候一起出示给扫码医生,是不是更快点。”“我也有个建议,没有预约码的老人居多,可以由居委负责通知并统一申请预约码并打印出来,再一一发到老人手中。”“我发现,可以发动群众做热心志愿者,将已申请预约码的老人由热心志愿者代为拍照留存,到现场后出示给医生,这样志愿者可以分出精力去帐篷里‘管’更多的老人”……年轻人除了干活有冲劲,还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3月20日核酸检测当天风雨交加,门口维持秩序的两名志愿者坚持到下午换班,鞋子和裤子都湿透了,面对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这些年轻的志愿者没有怨言。
当天下午5点,居委接到了管辖区封楼二采的通知,晚班的志愿者直接被拉到封楼现场帮助居委一起进行二采作业。由于采样医生通知的时间太急,居委来不及挨家挨户打电话,只能在居民群里发通知,考虑到不能有遗漏,志愿者被派到17层的楼道里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居民下楼做核酸采样。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110人采样任务。当时,全民核酸还在继续,居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又马不停蹄赶到现场,正好赶上和下午的志愿者换班。
这支组建不到一天的志愿者队伍,在这一天真正做到了任劳任怨、敢于担当、有勇有谋。大家互不相识,都是第一次见,也是第一次接手这样的工作,却表现出很高的默契度,真正体现了“携手抗疫,我中有你”。“下次有活动再叫我们吧。”临走,大家都说了这么一句话。笋北居民区为有这群可爱热心的年轻人感到自豪。
青年报记者 李勤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