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人心的韧劲,就是城市的韧劲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这两天,不少上海人涌入了各大音乐机构的直播间。远到国外的电音派对,近到上海本土的民乐现场,或怀念流行巨星的往日岁月,或享受音乐剧人的当下时光,各美其美的直播间内,绝大部分都是上海人,虽然不乏身处疫情困境的吐槽,但“甩葱甩芹菜”的梗里更多透露出的却是不被病毒打败的生命态度……这成为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慢下脚步后,一个未来足以让无数市民追忆的奇妙注脚,是这座饱经峥嵘岁月的光荣城市,在当前这个非常时期显示韧劲底色的一块投影幕。
上海素来是一座快节奏、高效率的大都市,上海最大的财富是这座城市人民的精气神。在一切相对顺利的时期,上海充当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动机之一。外贸领域的世界第一大港口建设,文化领域的亚洲演艺之都建设,都在高速而有成效地推进。每一位参与者,都“冲”得很凶。他们崇尚奋斗,追求卓越,始终有着昂扬向上的斗志。
但众所周知,刚柔并济,才是真豪杰。最考验一个城市人民底蕴的,不是顺风顺水时的“冲得出”,而是逆境时的“豁得出”。当前疫情下的上海无疑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一座向来高速运转的庞大机器骤慢时,自然会带来各种初期的负面效应:物流受阻,部分物资调配一开始会有措手不及;就医配药问题,考验着医疗系统在特殊时期的运转能力;超负荷工作,一线基层难免会精疲力竭,出现疏漏。可是,上海人民在突如其来短暂的慌乱之后,多数依然是章法有度的群体,无论是邻里亲朋之间的守望互助,还是对物资、医疗、核酸检测等各个环节提出的有理有据的意见和建议,都正在让“怠速运转”的这座城市,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内,这也反过来让更多的民众有了信心和底气。
我们越来越多的市民稳定住情绪之后,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吃紧、一线人员不够的时刻,积极加入所在小区的志愿者队伍,分发物资、关爱老人、收取垃圾、维持秩序,大大缓解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上海人民是有韧劲的。人心的韧劲就是城市的韧劲。无论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多么严峻,只要这群人、这座城,始终保持韧劲,就依然会一往无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