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一名普通居委干部的24小时
2022-04-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讲述人:杨浦区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橙(化名)

居委基本情况:7名居委干部负责6个小区

事件:4月3日上午8点半至次日上午8点半,一名普通居委干部的24小时

记录人:范彦萍

 == 4月3日 == 

8点30分

今天是我们居委发菜的一天,到居委上班后,我们就等待发菜的指令。

趁着指令还未下达,我抽空到6个小区挨个巡逻,看有没有不遵守“足不出户”规定的。途中看到有老人出来抽烟。“老爷叔,现在要求不能出家门。你们旁边就是小阳楼,很危险的,快点进去”……一般只要我劝说,大部分居民就会听劝返回家中。

有一位30多岁的居民在跑步。这个小区我很熟,他跑的路线尽头是死胡同,肯定会折返,我就呆在原地守着。听到我喊他对方默不作声,低下头当我“透明人”。我劝说他不要出家门,他虽然嘴里嘀嘀咕咕,但好歹还是上楼了。

10点02分

群里消息声响起,“发车了”。我立即通知六个点位的点位长,再由他们分头通知志愿者各就各位,大家穿好防护服待命。

在等待车辆抵达的过程中,我在居委不停地接热线。一会儿有居民需要做血透开出门证;一会儿有点位多了志愿者,防护服不够了,需要调度。

急促的铃声响起,有小阳楼里的居民反映无人到户收垃圾。我先联系了爱卫办的负责人,原来是运力不足,继而向该居民做好解释,让对方稍安勿躁。紧接着,我又协调非封控楼的收垃圾事宜。

电话的间隙,我抽空编辑了两条消息:“这些蔬菜都是不同爱心企业捐助的,盲盒里的物资未必一样,请大家不攀比、不计较,谢谢大家的配合”“今天我们开始分发蔬菜了,有六个点位,一个个来,大家不要着急”。这两条短信通过楼组长发到各个楼组群里,目的就是先给居民打好预防针。

一切尘埃落定,我想起来今天工作人员的盒饭还没订,赶紧下单。

11点45分

车辆到了。

我在第一个点位等司机,卸货结束后,又带着司机去第二个点位,同时通知第三个点位等候。六个点位分布较散,需要我来当“指挥员”。

我在车上朝他们招招手,大喊“货来啦!”大家便来接龙,通过“传送带”的方式运菜。

让我感动的是,每个点位都有许多志愿者一起帮忙来搬运蔬菜,最多的一个小区出了20多名志愿者。他们很多是平时两点一线上班的年轻人,有一家三口,有夫妻双双当志愿者的。在一个小区,我邂逅了一对“夫妻档”。“今天你们夫妻俩一起出来啦,给力给力!”“应该的!”

14点多

看着运送蔬菜的卡车从最后一个小区驶出。我真正体会到了共克时艰这个词的意思,那么多志愿者来帮忙,感恩。

我很快把自己调成了巡逻模式,开始走访每个点位的发菜进展。一圈走下来,各个点位的工作顺畅到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和前期做的充足的预案分不开。

“书记,XX小区需要配送1400多份,实际只到货了1380份。怎么办?”我将问题发到了群里,马上YY公寓的志愿者们提出,可以先将自己的份额留出来给到XX小区的居民。

15点

到了下午3点多,我才有时间吃午饭。期间接到一个老太太电话,称自己收到蔬菜了,很感激。让我觉得很欣慰。

15点30分

点位上的块长陆续回居委了,我向他们一一了解发菜的情况。

16点30分

补货的卡车到了,司机将缺的蔬菜包错送到了居委会。我带着司机到YY小区,亲自谢谢这些愿意后领蔬菜的志愿者。

17点

开始吃晚饭了。没想到午饭和晚饭间隔时间那么短。

吃好饭后,我们接到了街道通知,第二天早晨6点开始全员做核酸,要求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5点到岗。我立即告知每个点位长,再由他们通知志愿者,提前做好布局。老清老早做核酸,每个小区第一二楼栋的通知协调特别重要。

18点

接下来,我开始通知块长领物资,并要求所有志愿者在家测好抗原,持“证”上岗。

18点30分到19点30分

街道领导给我们开了视频会,布置第二天的工作,再次强调持“证”上岗、两米间距、让居民分门栋下楼等。我编辑文字发到楼组长和点位长群,让他们再通知下去。

19点30分

我像幼儿园老师一样,耐心跟进块长分发物资和通知进度。

20点30分

终于下班了。下班前我在居委接了最后一个工作电话,打电话时,我累得眼睛也睁不开了。我开玩笑地对电话那头的楼组长说,“如果我有点语无伦次,你就当我说梦话,见谅”。

 == 4月4日 == 

3点45分

我搁了两个闹钟,3点45分和4点,没等第二个闹钟声响起,我就起床了。看了下表3点55分。

4点30分

天还没亮,去居委前,我到六个点位又巡查了一遍,查看警戒线、两米间距线等是否设置规范。

5点

同事们纷纷到岗。

大家到做核酸的小广场上各就各位,等待负责检测的大白出现。

5点55分

大白很给力,开始做核酸了。

居民们自觉排好队。志愿者把PDA打开扫码。一分钟也没浪费。一切井然有序。

9点15分

所有点位的核酸检测结束了,我们开始收尾工作,处理脱下的防护用品、医废用品、统计数据等。

回顾这么多天的工作,我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提前做好预案,做事要有章法,形成有效的机制。大家一起抗疫,上海加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