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学手语、画素描、组成“吃货联盟”……“云托班”里特色课程诚意满满
2022-04-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教听障儿童用手语对医护父母说“我爱你”;与小朋友一起化身“吃货同盟”科普上海文化;给热爱运动的孩子上一场“云上体育课”;拿出画笔画出暖花开的美好明天……随着“爱心云托班”正在全市全面展开,上海8所高校的2385名志愿者踊跃报名提供托管服务,和小朋友一起学知识、习本领、交朋友、谈梦想,用自己的方式做逆行者身后的守护人。

在“爱心云托班”内外,上海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用行动证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人的携手同行、并肩向前。

 == 语言课 == 

教一门“不用说话的”语言

用大拇指靠近嘴唇,“这是‘爸爸’”,用食指靠近嘴唇,“这是‘妈妈’”……在“爱心云托班”里,上海外国语大学志愿者杨涛正在教小朋友一门“不用说话的”语言。

杨涛本次陪伴的小朋友有点特殊,她是一位有一定听力障碍的小朋友,叫小倩。杨涛告诉记者,小倩今年三年级,妈妈是医护人员,现在正在抗疫的一线奋战。

4月6日开的第一节课,她教会了小倩用手语表示数字,表示“爱”,还教会了小倩如何向战“疫”一线的爸爸妈妈表示爱意,让腼腆的她又多了一种表达方式。

“小朋友也不是完全听不见,她可以戴着助听设备正常生活,但是手语同样也可以成为辅助她沟通的工具。”杨涛说。

在报名时,身边同学都选择了英语绘本阅读、英语对话来授课,之所以会准备《手语入门》的课程,得益于她在学校的学习经历。

“之前在学校选修过一门手语课程,触动很大。”她解释,正因为系统地学过一学期,所以就想通过《手语入门》,让小朋友对手语感兴趣。加之这是一门“安静”的课程,比较适合文静的小朋友。“没想到这次云托班,也有听障的小朋友。”

“手语老师教会了我手语,如今我又成了老师,在教新的学生。就像是种下去的种子突然发芽,开始传播新的种子,这让我很开心。虽然我的陪伴只有一个小时,但是能通过这种方式,我觉得很有意义。”

在有声的世界里,上外学子通晓各国语言,在无声的世界里,也有上外学子在默默帮助孩子们。“经过第一节课的沟通,我发现小朋友对于花草树木和人际沟通很感兴趣。”杨涛计划每周准备小朋友感兴趣的主题和词汇,一步一步带他们了解这门“无声的语言”。

 == 文化课 == 

讲述了饮食视角下上海

要说“爱心云托班”里最让人食指大动的课程,莫过于以“吃”为切入点的趣味文化课了。

“爱心云托班”首日,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曹嘉敏同学通过从上海本帮菜和外来风味菜的形成特点切入,串联起历史事件,讲述了饮食视角下上海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

上课前,曹嘉敏也曾担心小朋友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令她意外的是,周同学是个十足的“小吃货”,对上海菜颇有研究,课上互动很积极,有时候还会抢答,思考很主动,这让她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会选择以“吃”为切入点呢?曹嘉敏介绍道,她来到上海后被这座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感染,这次“爱心云托班”选择从比较生活化、轻松易懂的饮食角度介绍上海这座城市,一是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学龄特点,二是特殊时期希望能够传递对上海的爱和信念。

通过小朋友,曹嘉敏也转达了对工作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感谢,期待并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疫情终会离开,大家能“自由地吃喝,自由地交谈,井井有条”。

 == 体育课 == 

来一场“云上篮球课”

为了协助一线工作人员更好地抗击疫情,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迅速开办“爱心云托班”,为本次一线医护、公安、社区等工作人员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活动发布后,交大学子们挺身而出,踊跃报名并参与其中。校青志队现已招募225名志愿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些志愿者将为100多名学员提供线上陪伴。活动开始的前2天,已有42名志愿者化身为“线上主播”,开启“云”端课堂,总服务时长超60小时。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觅源青志队的支教活动转为线上,在校青志队组织开展云托班的支教活动后,觅源青志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鼓励青志队员踊跃报名。

支教队员刘棋嘉介绍,本次“爱心云托班”课程主题分别是未来规划、篮球规则与比赛分析。希望可以在线上陪伴小朋友们,帮助他们合理规划、明确目标,好好把握宅家的时间,拓展知识,也让辛苦的一线工作者们更安心。

“尽管是‘云托班’,但小朋友们都活泼可爱,认真好学,愿疫情早些过去,我们能够早日走出‘云端’,和小朋友面对面地交流!”刘棋嘉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4所高校“强强联手”,带来全方位、立体式的健康自护课程。例如,上海体育学院同步推出了非遗体育“云”课堂、青少年体能训练、“云动绿瓦”课程、乒乓球实战技巧等精品课程,让“爱心云托班”动力十足。

 == 美术课 == 

用剪刀和画笔共绘美好明天

上海大学沈东是上海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在2020年就曾参与组织“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他经常在课余时间教小朋友们画画,已经是经验丰富的小老师了。

“要画好石膏几何体,我们要先从结构形体、明暗对比、组合构图这几个方面来入手……”沈东对着摄像头娓娓道来。这次他陪伴的是一位喜欢画画、想要学习素描的五年级小朋友。

在“云托班”外,沈东也是一名学校防疫志愿者。他曾连续身穿5个小时防护服,负责扫码添加做核酸的500余名同学信息,协助医务人员快速有序地完成宿舍区内的核酸检测。“通过参与抗疫志愿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疫情防控的不易和工作人员的艰难。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我对疫情的严峻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华东理工大学的志愿者王桐予是庄河剪纸韩氏剪纸家族第五代传承人。在华理“花梨梦”云托班开班仪式上,王桐予带来“‘疫’路童行 剪纸传情”主题课程,并在课上剪出“心花怒放”战“疫”作品,为所有上海一线抗疫工作者加油。据了解,结合学校“花梨梦”志愿服务项目,华东理工大学团委面向黄浦区、奉贤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开展“云陪伴”,截至目前招募志愿者380人,已上岗志愿者146人,服务146个家庭。

来自团上海市委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全市共有1203名战“疫”一线人员子女报名入托。目前,上海各大高校正在“爱心云托班”中打造特色服务课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