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按捺手速,别被造谣者拉低智商
2022-04-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昕璐

“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世界。”很多人恐怕都在最近对此话有了更切身的体会。连日来,不少市民都是一早看着煞有介事的“内部消息”信以为真,怀着一颗“好心”在各种圈群里继续扩散,到了下午甚至晚上看到官方辟谣,才恍然,又是被欺骗了感情的一天。

“上海要暂停团购?假的!”“武警将接管上海社区?造谣!”“上海“大白”持枪上岗?假的!”“网传28个崇明人坐集装箱逃到江苏?假的!”“1000元可以代办通行证?假的!”“麦德龙发生哄抢?假的!”“宝山的抗疫物资发到了浦东等区?不实!”……每天,辟谣追着造谣跑,上海市公安局蓝底白字的“警情通报”也成为熟悉的朋友圈配置。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守护城市安全运行已经到了重要关头。有人还在这样特殊而关键的时段伺机利用谣言伤害上海、妨碍抗疫大局。对此,理性的人们绝不答应。

连日来,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经接到许多市民反映,在社交媒体特别是微信圈群中,有人大肆制造、发布、传播有关上海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谣言和不实信息,希望管理部门严肃处理。今天凌晨,上海市网信办发布公告表示:对于恶意传播谣言的群组将依法作出处理,呼吁市民共同维护健康有序清朗的网络空间。上海市网信办请广大市民增强辨别网络谣言能力,主动拒绝传播谣言。同时,也再次正告极少数谣言制造者,“手指动一动,圈群造谣言”的行为违法违规,必将受到法律惩处和社会谴责。

冷静下来,我们就会发现,造谣制造者不外乎这些“画像”,有的居心险恶,唯恐天下不乱,有的吹牛显摆所谓“内部消息”,只图一时爽。

今天一段主题为“明天开始所有团购都暂停了”的聊天记录截屏在圈群传播,用的正是移花接木的伎俩,以此恶意制造恐慌。公安部门已在追查,绝不放过。根据刑法以及最高法、最高检的相关司法解释:对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将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那一条“1000元可以代办通行证”的谣言,就起于涉事人所属公司承接部分疫情期间物资运输任务,持有相关通行证,为了向朋友炫耀,将公司的通行证拍摄后在微信群中吹嘘可代理办证,而实际并无办理能力。

造谣者永远躲在暗处,煽动不明真假的人扩散传播。因此,公众要练就火眼金睛,增强辨别网络谣言能力,时刻保持冷静,保持怀疑,小心求证。在核实确定消息真伪之前,请控制住自己手指对信息快速转发的渴望,别稀里糊涂就当了造谣者正待上钩的帮凶,不仅“好心办了坏事”,更有可能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我们在此呼吁,公众发现谣言后一定要勇敢予以制止。辟除谣言,以正视听,这同样是每一个人能够为抗疫大局做出的贡献。

两年前,武汉疫情肆虐时,谣言漫天飞的场景如出一辙。当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几名95后大学生通过爬取946条辟谣微博后发现,近7成被判定为谣言的信息未交代信源,通过数据分析,团队还发现,绝大部分被判定为谣言的内容,都是由普通个人发布的,也有极少数出自媒体。这些结论同样适用于当下,亦提示我们更应该从哪儿获取信息。

都说这场战疫没有局外人,守“沪”上海,我们需要的是人人响应、人人参与、人人自律。在“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这件事上,又何尝不是。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