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设计配药就医思维导图,他希望惠及更多社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社区志愿者如何代配药、居民如何外出紧急就医?最近,身为医疗行业从业者的宝山区大场镇铂金华府的社区青年志愿者孙译维设计了一张思维导图,紧急培训了周边的多个居委。他希望让更多的社区看到后能更加有章法地开展工作,减轻工作量。
“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了解到这套标准化操作后,开始在社区推广这一做法。”孙译维说。
确保配准药,医疗专业志愿者二次信息标准化改写
联系上孙译维时,他正拿了30多张医保卡,在社区医院为小区的老人们配药。
因为被封控的缘故,社区里一些居民配药和就医问题凸显出来。当了解到不少志愿者不知晓配药流程,他想到了设计一套流程,尽可能帮助志愿者居委会减轻压力。
孙译维发给记者一张朋友圈截图,上面陈述了居委志愿者配药的痛点:比如志愿者不是病人,不了解其病情也不了解用药情况,只是帮忙去医院配药;如果要麻烦志愿者跑腿去帮忙配药,应该把药物名称(不仅仅是化学名称),尤其重要的是商品名R及剂量规格告诉志愿者,才能买到你需要的药品。“举个例子光胰岛素的品种就超过10种,有些病人写的便签纸上就三个字‘胰岛素’,那怎么配药?我翻病例找到了‘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即便如此也有超过5种。配错了怎么办?有些人家里确实无药,那么我可能会帮忙调整用药,但是病人不一定接受,所以请备注能否开代替药,或者说不接受替代药。如果想配到你需要的用药,请提供以下内容:包含你疾病及用药的病历本、就诊卡、药品盒子、买药款,便签纸写明姓名、联系电话、挂哪个科及药名等。”
当了解到这些需求后,孙译维先通过问卷星的方式,让志愿者摸排清楚小区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问卷收集后导出成excel,这样不管是做核酸采样、发放物资、援助等都一清二楚。
“我有不少同学是在医院工作的,他们表示过药品信息不全的情况。”于是,他设计了一张思维导图,关于代配药的解决方案是提前做好信息筛选,从居民处获得粗信息后,由医疗专业人士志愿者进行二次信息标准化改写,如仅为居委会干部或普通志愿者,可以参考后面所列的信息做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楼栋-房间-姓名-手机号-医保/自费(自费卡配药还需要身份证号码),药品商品名+化学名+配药量+原配药单位+规格(如为新药,则写配药原因)。专业人士可对上述信息进行审核,分拣出哪些社区可以配,哪些需要安排到周边的二三级医院或者专科医院配药(如精神类疾病用药和肿瘤化疗类药物)等。随后居委会配药志愿者汇总后制表,前往配药。
为了让支出明晰化,他还DIY了一张付费单,支出多少费用清清楚楚。
物色小区二三级医院志愿者,减少暴露风险
孙译维告诉记者,为不增加额外的暴露风险,作为铂金华府唯一一名代配药志愿者,他只负责社区医院的配药任务。考虑到有的药只能到本区的二三级医院配。社区招募了居住在本小区的医护人员,让他们去上班的时候顺便帮忙当代配药志愿者。
“可能有人要问,这些二三级医院的医疗志愿者是如何物色到的,这就归功于前期的信息筛查。如果本小区实在没有二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的话,可以扩大范围,在整个片区找共享志愿者。”孙译维介绍说。
“至于外出就医,现在普遍的难点是不知道对方医院是否接收,包括有的就医者家属打了医院总机,不知道转分机到哪里询问。”对此,孙译维也想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可提前告知患者可以打医院电话总机转到医院的门急诊办公室(或指定地点的分机号),同时告知医院:“我拥有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报告/48小时内抗原阴性拍照结果”,确认可以前往看诊后,到居委会开出门证,确认自己是否有交通工具(私家汽车或者电瓶车),或者打电话给街镇指定的接送电话,出门就诊。
他还透露说,这套标准已被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纳,发到了整个大区的医疗管理群内,供各大社区学习该配药操作方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