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区抗疫|我把一个纸盒做成“爱的中转站”
2022-04-1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讲述人:张书嘉

虹桥豪苑小区的居民、非遗面塑第三代传承人

我叫张书嘉,擅长面塑。这次疫情发生后,我所居住的长宁区虹桥豪苑小区也出现人手紧缺的情况,我本就是闲不住的人,于是报名成功,成为小区第一批志愿者,人生第一次穿上“大白”。帮居委工作人员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让居民拿出二维码进行扫码,帮邻居们分发抗原、搬运物资。志愿者的作息都是跟着工作走,有时候一早6点半就集合上岗,有时候也有一做就是7小时。

4月9日一整天十分忙碌,上午做志愿者分装分发抗原,还没结束又被紧急通知下午启动新一轮核酸检测,下午2点穿上“大白”,顶着近30℃的气温,真的十分闷热。

最近做完志愿者回家后,家里讨论的话题也变成了“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还有什么?”也会不断查看冰箱里还有什么,这都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日子。

白天做“大白”,因为知道“大白”的不易,我也发挥自己的面塑特长,晚上用面塑捏“大白”,经过反复设计、尝试,用牙签串起面人的头部和身体,就几分钟,一个戴着口罩、手拿棉签的“大白”医务工作者诞生了。要想想,我只穿了几小时的防护服已经浑身是汗,而很多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却是穿着“大白”长期奋战,一件防护服不仅用来隔绝病毒,更代表了一份责任与担当。我还将制作过程录制成“大白”微课视频,方便更多家长在家亲子互动。

因为是志愿者,我也比普通居民看到了更多故事,我们楼栋里有不少单身租户,平时吃饭全靠外卖。这次熬不住了,有邻居求助物资。我想了想,拿出一个消过毒的纸盒,然后写下了一张便条:“我们有邻居求助物资,如果有余量请分享一些。他不会烧,所以只需要几个苹果、水饺或是面包。”我把这个纸盒称为“爱的中转站”。放在楼道里10分钟,纸盒已经放不下了,我随后去整理了一下,发现有牛肉干、泡面、水果,给他整理了四大袋子。爱心吃食还有余量,于是我让这个“爱的中转站”一直存在,又写了另一份便条:目前有多余苹果、早餐食物,请按需索取,爱的分享,免费!

我第二天做志愿者时去看,纸盒里又被填满了。一点善意的小举动,能带出很多善意,爱是会流动的。我们所经历的会被记录,目前也更需要大家相互尊重和理解,共克时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