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物品、快递包裹如何消杀?疾控专家详细解读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4月13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152场)在线上举行,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介绍了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疾控专家介绍团购物品、快递包裹消杀的正确方式
关于团购,对于快递送达的包裹和团购物品,要怎么消杀?
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表示,市民在收取团购物品、快递包裹时,建议采取无接触式收货;尽量避免与志愿者、配送员当面交接。取货时,务必戴好口罩、手套。
外包装可使用消毒剂喷洒消毒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作用10-30分钟。纸箱、包装袋等尽量留在门外,放入垃圾桶,不要带入家中。
如果家中没有消毒剂,也可将物品放在阳台通风处放置一段时间,利用通风、阳光照射的作用也能达到一定的消毒效果。
对于蔬菜、水果等生鲜食品,不要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以免影响食品安全及口感。如不放心,可佩戴好口罩后,使用慢速水流冲洗或浸泡清洗,擦干、沥干后存储即可。
处理结束后,别忘了洗手,使用流动水加洗手液,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城市保障人员要根据所接触人、物、环境风险,规范使用合适的防护用品
三区划分后,城市运行保障人员流动多了,他们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付晨表示,城市保障人员主要包括从事公共事业、公安、农贸市场、快递、客货运输、社区管理、志愿服务等人员。各类人员要根据所接触的人、物、环境的风险,规范使用合适的防护用品。
不直接接触风险人、物、环境的,如果主要在室外环境工作,如交警、水电煤室外维修人员、货运司机等,适用于防护用品两件套,即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手套;如果主要在室内密闭环境工作,可以采取一级防护五件套,在前面两件套基础上,增加隔离衣、帽子、鞋套。
对于直接接触风险人、物、环境,以及进入封控小区或场所室外工作人员,如道口检查人员、核酸采样辅助人员、志愿者、封控小区工作人员等,适用于增强型一级防护,在一级防护的基础上,将口罩替换为KN95或N95及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并增加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对于直接接触风险人、物、环境,并进入封控小区住户或场所室内的人员,如上门开展水电煤维修人员、测量体温、核酸采样、垃圾清运等工作人员,适用于二级防护,在增强型一级防护的基础上,将隔离衣替换为医用防护服,即大家俗称的“大白”。
使用后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在指定脱卸点规范脱卸,并放入医疗废弃物袋中,封闭打结,医疗废弃物袋外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这样才能规范地完成个人防护全过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