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区抗疫|省时省力!高校教授和学生研发“送货地图”,已为50个小区定制
2022-04-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李响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一名教授,也是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一名科研人员,居住在普陀某小区。为提高小区志愿者的配送效率,他设计了一个“送货地图”软件,通过写一个程序,就能把送到小区同一个地址的所有牛奶、蔬菜进行空间汇总,便于快速分发到各家去!

截至昨天晚上,这位华师大教授已带领20位研究生志愿者,通过远程协作的方式,为上海50个小区完成软件定制服务,有效助力保供到家最后100米。这位教授说,疫情尚未结束,技术团队仍然时刻准备着为保障民生做志愿贡献。一周多的时间里,从一位师长的眼中,他也深深感到,学生们在战疫过程中体会到了把知识变成服务社会工具时的超强驱动力。

■ 讲述人:李响 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暨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 写程序解决小区团购送货繁琐难题 ◆ 

目前,上海情况比较特殊,社区团购成为物资补给的重要渠道。然而,团购跟以前买东西靠快递不一样。通常,由一个团长把大家要买的东西收集起来,卖家送货的时候,单子上面只有一个团长的地址。比如说,30箱牛奶,就送到25号403这么一个地址,因为快递进不了小区,就都放到小区门口了,这些牛奶还要分到各家去。

因为单元楼有很多,得拿着单子对着小区楼栋去找,送东西就变得很麻烦的一件事儿。因为防疫要求,志愿者在接力到家最后100米时,也只能把货品送到楼底下,就相当于一个楼栋一个订单。换句话说,团长就要从各家的订单变成小区的订单,再从小区的订单变成楼栋的订单,重复了好几个“汇总”过程。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汇总好了以后,如果不了解小区的一个空间分布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送。快递员经常送比较熟,但是对一般志愿者来说,肯定头脑里没有这个概念。

一开始我对抢菜团购买东西,一点都不了解,这都是我夫人在做。4月9日,我看她在手动画地图,因为她也是小区志愿者,她是党员,她说:“小区今天送水果,有好几种水果,可把团长给急坏了,都不知道每一个楼栋要多少种水果,到时候分起来特别麻烦。”

看着她逐条整理,我觉得工作量会比较大,而且如果下回再有这样的配送工作,还要重复一遍。这时候,我就想着能否写个程序来解决。结果特别快,一下子就解决了。

 ◆ 利用专业优势进行开发和空间优化 ◆ 

我的专业是做与地图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所以设计起来比较快。平常有一些类似的开发经验,开发过程倒是比较简单,大概花了几个小时,然后很快给它凑起来了。

制作这个系统涉及了几个步骤:首先是把个人的单子汇总一下,分成楼栋;把地址定位匹配到各楼栋里;再把楼栋的空间分布做出来。

这个地图可以最终输出,上面有小区的空间分布图,每栋楼对应的订单都能同步标注,志愿者对照起来就方便很多。也可以输出成文字详单,打印出来,变成一张张纸条,便于在实际配送时查阅。

为了验证有效性,我在第二天自告奋勇当“大白”,按照地图方式去分发团购的牛奶订单。通过亲身实践,我觉得,如果大型社区,有车、有团队配合的话会更加高效。比如,一辆小推车、电动车等,也能装得多一点,拿着地图就会更方便。

总结下来,“送货地图”的适用场景可以是志愿者少(派送人员少)、派送地点零散(不是全覆盖)、派送物资多样(当然一种也行,多种更行)。如果是一些特定给老年人的派送物资,也同样可以方便定位和标注。

 感谢学生们一起参与,一起为更多社区服务 ◆ 

第二天,我就在我的个人公众号“大数据攻城狮”里公布了联系方式,方便其他小区想做送货地图的,也可以联系我。公布后的第一个晚上,就有两三个人通过微信、电子邮件跟我联系,我连夜就开始帮他们做地图。

之后,因为需求量变大,我就想到了我的研究生,请学生也帮忙一起做,特别是有一个小区志愿者联系我说,小区有3300户,把我吓一跳。我之前就是给我们小区定制的,程序优化以后,发现可以通用,只要把地图一换,大家都能用。

截至4月17日晚上,我们的团队足足完成了50个社区的送货地图定制需求,得到了多数团长们的肯定和鼓励,尤其是一小区的蔡姓老师还为此撰写了详细的软件使用经验分享,给我们很多动力。团队也已经形成了对接组、制图组、派单组、质检组、分发组等详细的分工组合。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软件使用说明书、演示视频、常见问题总结等辅助资料,并多次组织线上经验交流和培训会。

软件定制流程日趋完善、简洁和标准化,软件工具也经过了十几次的优化和迭代,为一线小区团长、志愿者们省下宝贵时间和精力,可以投入到更重要的抗疫工作中,这是这件事情的价值所在。

我也收到了很多学生志愿者们给我的暖心反馈,虽然大家也很辛苦,但同学们应该体会到了从课堂到社会的不易,以及当知识可以变成服务社会工具时的内在驱动力,而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师长感到的欣慰之处。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的技术团队仍然时刻准备着为保障民生做志愿贡献。如果您仍然需要为所在小区定制《送货地图》软件,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大数据攻城狮”,给我们留言,免费的!

我同时也是一名闵行区的政协委员,结合专业知识通过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政协、上海民进等都提了一些关于抗击疫情的建议。我的专业是做时空大数据处理的,前段时间不是很流行一个概念叫时空伴随者吗,实际上就是一个轨迹数据分析的问题。我做过一些海量轨迹数据的一些查询工作,我也把我的方法分享到我的公众号里,并通过社情民意的方式向上面反映,希望能够帮到疫情防控,自己能做的就做一点。

当然,我最希望的事情是,疫情早点结束,让大家都能走出家门自由地买,团购这件事也可以早点就此打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