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手记|方舱里闪闪发光的青春力量:病毒会传染,善意亦然!
2022-04-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 讲述人:段心雨,普陀团区委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

4月2日,我被转运到了普陀区连亮路方舱,住进了一间容纳着20多人的大通铺里。由于是在半夜被转运,起初面对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心里难免有一些忐忑,相互之间也保持着距离。第二天,隔壁床的好心姐姐把她的水果分给了我,要知道,水果在这里是很珍贵的,这让我非常感动。

通过聊天,我和周围的人渐渐熟悉了起来。我发现,这里的人来自各个地方、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大家看似毫无交集,但竟然能够聊到一起。不管年纪相差多大,都会有一种“姐妹情”。

帮阿姨们反映配药问题,帮睡眠困难的人反映灯光问题,把自己的衣服、牙膏匀给了忘带生活用品的小女孩……经过几天的相处,互帮互助让我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依赖关系。

 ◇ 素不相识的我们共筑温暖“大家庭” ◇ 

段心雨帮助患者扫码条码

来到方舱后,我觉得自己除了咳嗽,身体几乎无恙。然而,看着每天为我们忙前忙后的“大白”们,穿着防护服、带着手套,行动不是特别方便,说话也要很大声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格外辛苦。想着,自己是否能帮他们做些什么?

作为一名团员青年,同时也是入党积极分子,从3月上旬开始,我就响应普陀团区委的号召,参与了核酸筛查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因此,我也申请成为了方舱的志愿者,想为医护人员们“减负”,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我是患者,只要戴上口罩,穿一件蓝色的隔离衣,就可以跟大家无障碍地沟通。而且,同为患者的身份,也让我更了解大家的想法和需求。同时,我还能帮“大白”打打下手,比如在采集核酸前帮忙分发试管、登记核酸码、帮助符合条件的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等等。

为了配合志愿者的工作安排,我需要从原来的四楼搬到三楼。没想到,大家看到我在收拾行李准备搬走的时候,纷纷表达了不舍。有人本来要休息了,特意起来和我道别;有人跑来跟我互加微信;有个独自来到方舱的16岁小女孩,平时不声不响,但那天却主动来帮我“搬家”……我感受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觉得心里暖暖的。

来到三楼,在“新家”里不仅有牙牙学语的幼儿,有热心肠的律师姐姐,也有80多岁的和蔼老奶奶,感觉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上一秒宝宝还哭闹得像个“小恶魔”,下一秒又对你露出天使般的微笑,我对他表达了一点善意,他就笑着要把心爱的小饼干分享给我;老奶奶年纪大了,有些行动不便,不时需要我们搀扶一把,但奶奶的思路非常清晰,跟大家聊天时,常常让你忘了她已是个80多岁的老人;为了维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我们常常在律师姐姐的带领下,做操锻炼身体,姐姐看见我做志愿者,也热心地一起加入;原本的公用卫生设施有些脏乱,我们就自己动手打扫,一起来维护,慢慢得以改善。甚至下水道堵了,同伴们也都自己想办法处理堵塞物,疏通管道,不想给方舱添麻烦……

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和谐的画面,有老有小,素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却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小小的一间屋子里,却仿佛让我看到了人生百态。这些美好的细节让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

 ◇ 用踏平而不是躺平为青春注脚 ◇ 

志愿者们深夜抢修网络。

“小姑娘你真好,帮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来到方舱的这段时间,我第一次如此密集地被大家称作为“好人”,内心十分感慨:当你为别人付出爱心的时候,你也同样能得到大家的爱心。

为什么我能够温暖大家?因为,我在方舱里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这里有一种会相互感染的氛围,就像最初分给我水果的那位姐姐,是她将善意传递给了我,我也将善意传于他人。在我看来,不是只有病毒会传染,其实,善意也是如此。在方舱这个“大家庭”里,有很多人都在为之付出。

一楼曾有个志愿者“天团”,是由四位来自同一个小区的团员青年组成的,他们还笑称自己是“方舱F4”。有趣的是,他们在来到方舱之前,其实互不相识,但通过在方舱里做志愿者却变成了好朋友。四个98年、99年出生的同龄人每天一起协助“大白”为患者做核酸、帮助不会操作手机的老人登记核酸码、带领大家一起练习八段锦……

其中一位志愿者小林在做志愿者期间,一直在照顾一位聋哑老婆婆,关心婆婆的生活所需。她看到婆婆的咳嗽一直不见好,就把自己的橙子和泡腾片分给了婆婆,每天还不忘“叮嘱”婆婆多喝水,她们俩就像一对可爱的祖孙。在康复出院的时候,小林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婆婆,因此,她特意嘱托小赵继续帮忙照顾。小赵虽然是四人中最后一个仍留在方舱里的,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心急,相反,每天送康复的“战友”们出院时,是让他感觉最开心的时刻。

在这里,甚至还有痊愈的志愿者继续留守方舱的。有一位被大家熟知的“小郑师傅”郑一标,每天奔波于各个楼层,解决方舱内用水用电等各类问题。从事暖通工作的他,从进入方舱的第二天起,就主动承担起方舱内的各类维修任务。早在4月11日,郑一标就已经符合出院条件,但思考再三,他选择留在了需要他的地方。

郑一标还召集了舱内其他有一技之长的患者,如懂电工的李师傅、懂网络的严先生……渐渐组成了一支方舱“临时维修队”。上周日半夜十二点,网络调试小组还在忙着为大家修网络,就为了赶在第二天一早,让方仓里的孩子们能顺利上网课。

 ◇ 用内燃而不是漠然为抗疫助力 ◇ 

段心雨为康复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有一天,我看见窗外有两个护士小姐姐正一人扛着一桶饮用水往前走,看着她们瘦弱的身躯,我一时之间颇为感慨,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似乎都在爆发无限的潜能,那些我们曾经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现在好像都能成为“可能”。

2020年初,疫情爆发时,我曾在花桥道口做志愿者。出生于1995年的我,当时在志愿者队伍中还只是个小妹妹。因为人手紧缺,工作量大,当时我的心理压力很大,那是我人生当中难得的经历。而这一次又是非常不同的体验,面对病毒,我不再慌张,我有信心我们一定会战胜它!

我觉得,上海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而这种温度是靠每一个人自己去创造出来的。

这些天,我也听到了很多的声音,当我什么事都不做,只是躺着在看这些信息的时候,我心里也会难受,觉得无力。而当我为志愿者工作忙碌的时候,我只会感到开心和充实。病毒并不可怕,冷漠才可怕。尤其是现在,青年应该有所为,应该付出我们的青春力量。如果青年都不做什么,那么还有谁来做呢?希望我们青年人,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在康复转阴之后,还能在这里多留一段时间,继续为大家做志愿服务,让“大白”们把有限的时间留给专业内的事。虽然,我们都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那么这座城市也会越来越温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