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哪里需要支援,哪里就有他们的青春身影
2022-04-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全市法院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干警们正以时不我待、抗疫有我的精神,发挥着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积极作用。这些青年们在核酸检测、社区保障、人员转运、流调工作、物资发放等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岗位上全力以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青年力量,展现了用青春守护人民城市的可贵担当。

 ※ 下沉社区,守护“最后一公里”  

上铁法院青年干警陶韬在社区做志愿者

上海铁路法院审监庭干警陶韬参与了青年突击队定点服务的新虹街道抗疫志愿者活动,从4月8日至今已连续工作十余天。

自从穿上防护服,陶韬就觉得自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第一天的志愿服务中,他就和伙伴们不吃不喝坚持了十四个小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自己都觉得惊讶,平日里爱吃的我竟然也不觉得饿。”直到躺上床,陶韬才发现自己身体早已累得像滩泥。

志愿服务期间,陶韬还帮助80多岁的老人解决了生活物资的问题。老人由于不会网购、团购,正面临“断粮”危机,陶韬和志愿者们闻讯后,一起想办法给老人凑集了几斤米和其他食品,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为了让老人后续生活的物资得以保障,他们又积极与居委会联络,反馈了老人的相关情况。“做完这件事,感觉心里很踏实。被人需要、被人信任、能帮助别人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在陶韬看来,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各位领导的牵挂,有各位同事的关心,有身边伙伴们的共同协作。想到这些,我就感觉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了。”

本次疫情爆发以来,闵行区法院共组建了16批志愿者团队,先后下沉七宝、梅陇、颛桥、新虹、华漕、航华、莘庄、江川、虹桥等12个街镇,奔赴40余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涉及志愿者322人次。在4批全封闭驻点的志愿者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闵法青年突击队。

自从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以来,这支青年突击队的志愿者们先后奔赴多个住宅小区,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协助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登记住户信息,做好封控楼栋人员控制,配发运送生活物资等工作。“大白”防护服上的每一滴汗水与雨水,都见证了他们日行万步,奔走在户与户之间的点点滴滴。

政治部青年干警郑明明协助居委组织核酸检测、进行“代配药”服务信息登记、发放援助物资等工作。“这些事情看似基础琐碎,却无一不是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也考验着我们服务群众的真心、耐心和同理心。”郑明明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疫情防控的时代大考中,相信年轻干部一定能交上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 护航转运、线上“追阳”,他们与时间赛跑 ※ 

闵行法院干警支援流调工作

在隔离封控期间的街道上,有一群志愿者正在完成特殊的运输任务,24小时待命,从街镇集中收治点向市、区方舱转运,确保人员尽快转运入舱。担任方舱转运工作的志愿者,一直在空旷的街头不舍昼夜地与时间赛跑,快一点,再快一点,只为迎接“战疫”胜利的曙光。

从核酸检测到电话摸排再到方仓转运,来自闵行区法院执行局的魏元翰认为,志愿工作使他更深刻的认识到,疫情对于正常工作生活秩序乃至生命的威胁。“在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面前,个体是无力与渺小的。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可以无坚不摧。”

“您好,现在对您做流调,请予以配合。”“请问您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拨打流调电话、确定活动轨迹、整理录入数据、撰写流调报告……这些是流调信息员们紧张忙碌工作的缩影。流调工作就是在与病毒赛跑,要做到“快、细、准”,每一位排查人员都要询问到位,每一个关键信息都要准确核查。凌晨三点,寂静的城市夜空里,闪烁着点点微光,是闵行区法院流调信息员们与病毒争分夺秒的赛跑。

作为流调工作志愿者,立案庭的苏明远认为,在信息核查和流调工作中,法院人能体现自身的专业优势。他在工作中,用耐心和细心与被调查人员建立沟通的信任,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不错过任何一条信息。他说:“以绵薄之力共筑燎原之势,我们必将迎来抗击疫情的胜利。”

  ※  奋战16小时,为1500户居民打包“爱心菜” ※  

奉贤法院突击队队员们在派送蔬菜

3月21日,奉贤区法院也在原疫情防控志愿者应急预备队基础上成立了一支由35名青年干警组成的“青年抗疫突击队”,积极配合村(居)做好抗原检测、小区封控、疫情排查、蔬菜分发、秩序维护等工作。

有一次,突击队队员们接到了分发蔬菜的任务,他们用16小时的接力赛跑,为居民们奉上特“蔬”的爱。当天上午7点,一则群消息弹出,不到5分钟,已有9名队员报名。8点,突击队一行就准时集合在居委门口。

经过紧锣密鼓的分工,3名队员跟着居委工作人员驱车前往基地提取物资,队员们按照不同品类、不同数量的分装要求,快速计算出所需物资的数量、清点提取物资的数量,避免错漏。

另一头,留守的队员们根据居委提供的居民资料和小区地形,综合前方物资数量、运输情况,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点位。

随着满载物资的货车陆续抵达集合地点,队员们爬上车厢、手提肩扛,有序流转,将一袋袋土豆、一捆捆莴笋、一箱箱黄瓜卸下,整齐堆放在场地上,化身装卸工的队员们早已尘土满身、汗流浃背。3条流水线排开,每个人各司其职、开足马力,“开袋哥”“莴苣哥”“土豆姐”“青椒姐”凭称呼上岗。

凌晨12点半,经过16小时的连续奋战,突击队员们终于完成了辖区1500户居民的爱心菜打包,从地上起身的那一刻,虽然胳膊已经毫无知觉,腰部难以直立,雾气布满整个面罩,衣裤被雨水打湿,“但心里是温暖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