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抗疫献一计|强助攻来了!杨浦一小区智能无人车当起跑腿“志愿者”
2022-04-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郭容/图

最近,杨浦区长海路街道浣纱小区两位神秘“志愿者”——智能无人车正式上岗。它们的到来大大缓解解决了“最后一百米”物资配送难题。

原来,这两台无人车原来的“工作单位”是上海理工大学菜鸟驿站,本职工作是配送校园快递。初来乍到,因为系统没有从校园模式调频到社区模式,遭到了几天的“冷遇”。但经过社区党员志愿者、三中院信息技术科科长杨明的巧手调试,它们已经完全适应了社区工作,还成为了优秀志愿者。

  无人车志愿者上岗  

今天,记者来到浣纱小区,看到两辆智能无人车正整装待发。别看这两台无人车码子小,却都是“大力士”,而且“肚量”不小。打开车门,里面有七个储存柜。工作人员熟练地在电子屏上操作一番,等柜门弹开后,将公共快递架上的货物一件件放入其中,它们就分头行动了。杨明告诉记者,一台无人车能负重150公斤左右,大约能装满近一个货架的货物。

据了解,这两台无人车属于杨浦一所高校的菜鸟驿站,其本职工作是配送校园快递。在得知社区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的困难后,这两台无人车被率先运到了浣沙小区,予以支援。4月10日夜晚,无人车送抵小区,但因为它们原来负责的是校园配送,到了社区,有点“摸不着头脑”,志愿者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有一天晚上,外面下大雨,天气又很阴冷,看到配送的志愿者很辛苦。浣纱四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跃就和杨明商量,尽快调试无人车志愿者,让它们尽快上岗。和普通的志愿者不同,它们能应付恶劣天气,不分昼夜地工作。

对社区配送做深入研究和细化方案后,在单位里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杨明开始“培训”这两位新来的志愿者,不停地升级优化。

他介绍说,考虑到现在的快递面单都对个人手机和名字进行了信息保护,因此居委提供数据库,将每家每户取快递的号码录入系统中。相当于进一步对本小区做了地图细化,做更精准的数据对接。这样,无人车收到配送指令后,就会发动短信给接收快递的居民,说明大致抵达的时间、取件码等,待行驶到某户居民家楼下,就会打语音电话给收快递的居民。

“最近,我给它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原来设置的停靠点是每栋楼,后来要求停靠点精准到门栋。”杨明介绍说,尽管无人车节省了志愿者的人力,但每次做任务,他尽量不让它们空驶,比如有的家庭快递量比较少,有的特别多,就尽量按照楼栋将快递塞满。如果一个储存柜里有2家人家的物资,则只要选择拨打其中一个人的电话就可以了,实现邻里互助。

让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感到惊喜的是,社区居民,甚至老年人对这一新生事物的接纳度还挺高。“尤其是它在发放政府保供物资米面油等时,用处可大了。大家都挺喜欢这两位无人车志愿者。”陈跃说。

  后台全程监控车辆行驶  

为了让居民能尽快熟悉无人车的操作办法,浣纱四村居委党员志愿者、市交通执法总队副总队长相晓东亲自指导居民使用无人快递车。

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无人车启用前,程序员已经在它的“大脑”内建立了小区路线图,每当接收点位指令后,它就可以自行前往目的楼栋。不过出于安全考虑,菜鸟驿站后台依然有人员全程监控车辆行驶,保障现场运行安全。

杨明告诉记者,无人车的续航公里数约为50公里。如果需要夜间工作的话,只要喝饱电问题也不大。当然,最近个别居民还在和它磨合,按照系统规定,如果停靠5分钟无人下来拿快递的话,无人车将开走送下一户,得知物资滞留的信息,人工会跟进情况,发现有的居民误以为自己的快递不送了,有的是还在睡午觉错过了接收快递的时间。

据悉,浣沙小区常住人口超5000人,配送体量较大。陈跃介绍说,以往,小区内部配送物资主要依靠电瓶车,工作人员在车身上挂满快递,挨家挨户运到居民楼下,再由楼内志愿者通知居民取件。如今,无人车成了最强“辅助”,能够打通居民家门口的“最后一百米”,实现智能化管理,破解民生物资保供的配送难题。

据了解,除了日常配送外,无人车还适用于两种场合。首先,当社区需要大批量地向居民集中投放物资时,无人车可以按照预设路线,一次性将所有物资配送完毕。其次,当需要向重点楼栋配送一些急件时,也可以使用无人车。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安全风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 郭容/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