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手记|如何紧急医疗?居委书记给我上了生动一课
2022-05-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刘孝东,28岁,共青团员,上海新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项目主管,也是新场镇第17小组疫情防控突击队队员。一次抗原“假阳”,让他留在石笋居民区参加抗疫服务,并且当上医疗保障组的小组长,来听听他的“成长史”。

 ◇ 有幸成为“重量级”团队一员 ◇ 

3月我就和公司同事一起加入镇疫情防控突击队支援村居抗疫,最初我的岗位在仁义村和坦村。没想到,3月26日那天我抗原自测当上“中队长”,立刻上报并等待核酸检测。这时,我所居住的安广苑一期小区提前进入封控。      

虽然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我之前抗原“假阳”,但此时浦东已全域封控,石笋居民区徐立力书记建议我留在小区参与抗疫服务。       

4月1日,徐书记赶到小区与3名“双报到”党员和热心志愿者杨薇薇大姐汇合,面对面建群。我也成为最初的团队成员。后来才知道,除了我熟悉的浦开集团新场古镇公司缪帆总经理,另2名党员分别来自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他们都是各自单位党支部书记,我居然有幸成为“重量级”团队一员。

4月2日,第一批队员到齐,16人。15日,第二批增募队员到位。16日,接到镇党委批复同意后,志愿者服务队临时党支部举行宣誓仪式,作为共青团员的我和90后年轻党员小徐姐姐手执党旗,见证12名党员集体宣誓。那一刻,心里无比激动。

 ◇ 当上医疗保障组小组长 ◇ 

团队内部分工不断细化,我的岗位雷打不动,负责医疗保障,每天与居委会对接,为小区居民取药配药。刚开始拿到手的配药需求信息常常缺这少那,几乎都得一一电话追问补齐全。     

我干脆梳理出居民必须提供的核心信息清单,像模像样线上线下“培训”各组联络员,减少了反复核实的时间消耗。小区老人多,用药需求多,多的时候每天有十几户需配药。    

每天上午收齐信息,中午送到居委会登记统一配药,再取回已配药物,回来立即带小薛和小夏两名比我年龄小的姑娘上门发放。     

由于我是团队对接居委会的联络人,穿着“红马夹”可以进出小区。于是,派发物资到居委了,由我带着小区爱心车主严正华师傅和物资组男队员过去接。居民家中有人住院手术康复要接回,家里老人去世要外出办理死亡证等等,五花八门的刚性需求经常突如其来,一个个对接居民一趟趟跑居委会代办通行证明。     

随着复工复产进入准备期,到居委会开具通行证明的需求上升,我都揽了下来。凡是有到居委会办理的服务事项,大家习惯找“孝东弟弟”,这样暖心的称呼,让我这个新上海人感受到别样的亲情。

 ◇ 书记紧急医疗服务的生动一课 ◇ 

4月29日下午,刚回小区上门分发好居民配的药品,接到团队杨薇薇大姐电话,说别墅区某户一退休居民突发“胃疼”需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一看时间发现门诊下班在即,和杨大姐合计,赶紧联系附近某药店李药师,通过电话问诊给病人开了些药品。      

在等待该居民服药效果的同时,我和杨大姐一刻没停,为其准备就医装备:N95口罩、面屏、抗原等。半小时过去,病人疼痛未缓解,身体开始冒虚汗,其家人接受杨大姐建议,马上拨打120。就在祈盼救护车早点来时,却得知排在前面的预约号已有500多个。     我们立刻联系徐书记,他一听急了:“特事特办!我们马上写情况说明,开具通行证,刘孝东立刻来取,请病人家属拿到通行证就动身!”     

到了居委会才知道,徐书记不仅为病人准备了去曙光医院东院和浦东人民医院两套方案的通行证明,还考虑病人就诊回来很可能已是翌日凌晨,将有效时间填为2天。每个环节无缝衔接,终于使病人当晚及时就医。     

第二天清晨,病人因急性阑尾炎在曙光医院东院顺利手术。整个团队都感慨,为居民提供紧急医疗服务须保持高度敏感,这次“考核”合格了。徐书记应急的快速反应,也为我上了生动一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