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崇明“疫期帮侬忙”开通跨江“代取药”新功能
2022-05-0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朱卓君 

“真是太感谢了,这一平台为我们解决了不能把药送回崇明的问题。”5月1日上午10点,在五洲大道公交枢纽站,顾女士把一袋药品送到志愿者手中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崇明“疫期帮侬忙”跨江“代取药”服务项目5月正式启动,从“代买药”到“代取药”,隔江而居的崇明居民群众用药需求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 新增“代取药” ◆ 

为破解疫情期间特殊药品配药难题,保障市民用药需求,4月16日,崇明区抗疫工作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工作组发起“疫期帮侬忙”专项行动。截至4月30日,崇明城桥代配药基地已累计配送完成互联网医院、延伸处方配药8642单;代配药前方志愿组已累计完成市区代配药266人480种药品,涉及医院167家次。

“在行动过程中,有很多市民反映他们在市区帮家人、亲友配好了药,但因为出行受限,所以无法送到崇明家中。因此我们在原有的跨江‘代配药’服务功能上又增设新项目跨江‘代取药’,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专项行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5月1日起,崇明“疫期帮侬忙”跨江“代取药”服务项目正式启动,时间为每周日上午9点至中午11点30分。“代取药”申请流程和“代配药”基本一致,有需求的居民,可向崇明所在村(居)委会申报,通过申报后在指定时间内将药品送至五洲大道公交枢纽站“疫期帮侬忙”代取药交接点位。区外志愿者进行消杀后将把药品带回崇明振业路口交接点,再由乡镇志愿者接力配送到户。

为了确保安全和准确,“代取药”实施方案对交接药品及人员作了明确要求——交接药品须密封包装,并注明乡镇、接收人员姓名和联系电话,送达交接点前自行完成消杀。交接人员在现场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当日抗原检测阴性证明、随申码“绿码”和所在小区“防范区”证明,否则无法完成交接。

 ◆ 两个“零差错” ◆ 

晚上9点,位于中兴镇的区外助医志愿服务站灯火通明,一片忙碌。“疫期帮侬忙”行动启动后,这里承担起了为居民“岛外代配药”的任务。

白天完成市区代配药任务后,晚上,志愿者们要完成药物、资金核对,紧接着梳理第二天的配药信息。“10个区外配药志愿者,5辆车,平均每天要完成30多单的市区代配药任务,必须最大程度优化配药路线,才能确保快速及时地将百姓的救命药送到他们手中。”沈汉春告诉记者。作为区外助医志愿服务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负责人,自4月17日入驻点位以来,沈汉春快速带领团队形成战斗力,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迅速优化形成了一套高效、精细的区外代配药流程。

在服务站,可以看到,每一个需要配药的患者都有专属的“袋子”,袋子的封面上注明患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医疗机构名称、挂号科室等信息,袋子内放有患者的就医记录册、社保卡。“一开始乡镇上报的配药信息,并没有患者的资料,所以志愿者在配药过程中遇到问题都由我在中间传话,影响配药效率。后来我们逐步总结经验,为每个人制作了一人一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沈汉春说。

此外,在当天晚上汇总梳理好配药信息后,志愿者们还会为每位患者制作“一人一表”,所需药物名称、规格、所在医院、地点、科室一目了然。为了确保用药安全,从药品需求接单到派单,药品配好送到乡镇,乡镇再将药品送到老百姓手中,整个过程代配药信息将完成四次核对,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对于药品费用的收缴,我们也进行了优化。从一开始现金、转账同步使用到现在启动乡镇备用金,做到日结日清,账目清晰。”沈汉春介绍,“区外代配药直通车开通以来,266人480种药品的代配药服务,我们做到了配药零差错、费用零差错。”

 ◆ 温暖“万家心” ◆ 

“有一天完成代配药回到站点,收到一条患者的感谢短信,他说谢谢我们这么奔波,这么仔细周全,帮他及时续上了药品。虽然我们不曾见过,但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我们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提起不久前收到的感谢短信,一向大大咧咧的志愿者施懿娟有点哽咽。

今年46岁的施懿娟原本是亚通出租车公司的一名“女司机”,半个多月前,得知崇明正在招募区外代配药志愿者,她主动报了名。“一开始也没有多想,只是因为熟悉市区的路段,想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没想到还是蛮辛苦的。”施懿娟笑着说。

作为一名区外代配药志愿者,施懿娟需要每天6点起床,做一次核酸,外加一次抗原测试。简单吃过早餐后,就开启了市区配药之路。从抵达医院挂号、等待医生就诊,到最终拿到药品,每一单顺利的话耗时也要近2个小时。“有时候配药的医院、科室集中一点还好,如果分散的话,就要见缝插针,算好时间在科室间来回奔跑,一旦过号,就会前功尽弃。”不过这还不是最艰难的,施懿娟介绍,志愿者们进入医院后,需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考虑到安全问题,整个代配药过程中不进水、不进食,一坚持就是大半天。“有时候实在饿得腿发软,就在转往下一家医院的时候先进行全身消毒,再吃一点随车带来的干粮。因为做一次消毒很麻烦,所以大家都能忍则忍。”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在“疫期帮侬忙”行动中,像施懿娟这样主动加入的志愿者不计其数,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和岗位,但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崇明区医保局作为代配药需求收集处理的“信息站”,半个多月来,沟通联络组3名成员每天忙至凌晨一两点,志愿者陆嘉君无暇照料两岁的儿子,不得不将儿子送去爷爷奶奶家。负责岛内药物配送的周波团队,3名志愿者每天清晨出发,星夜兼程,只为让药品快一点再快一点送到百姓手中。

“即便如此,因为人力资源有限,我们的工作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常见的老年病,我们会建议市民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在区内能买到的可替代药,这样尽量把资源集中在救命药的购买上,希望也能得到广大市民的谅解和配合。”已连轴转一个月的崇明区医保局副局长范莉莉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朱卓君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