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3600余人次参与抗疫志愿服务,上大这群00后,很“行”!
2022-05-1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一群刚踏入大学不久的00后们,在疫情中践行青春誓言,展现出青年的责任担当。记者从上海大学获悉,截至5月11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学生参与抗疫志愿服务达3600余人次,服务总时长超8400小时。

 ◆ 得到通知的那一刻,我就决定留下来 ◆ 

自3月初疫情防控以来,上大社区学院人文5班的黄焱堰就一直在抗疫一线勇担“第一班岗”,是最早一批投入到各个志愿服务岗位的学生。3月17日,学校转入准封闭管理阶段时,在沪同学可以申请离校居家学习,但黄焱堰同学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班团骨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学校。他说:“我想与同学们一起并肩抗疫,用我积累的经验为更多同学做好服务。”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几乎做遍了学校每一个志愿服务岗位:核酸检测点负责人、物资派送点联络人、片区通勤负责人、校内巡逻员、离校引导员、学校超市护导员等,他在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近300小时。作为上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骨干,在每天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后,他都会根据当天的现场情况总结经验和反思不足,制定和更新志愿者工作手册。

一起志愿服务的老师和同学中有很多的党员、退役军人,他说自己是受到这些榜样力量的感召,所以能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同时,作为学生骨干,他也努力带动身边同学,他的班上已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参加了志愿活动。“希望我和同学们能够一起在疫情中为学校这个大家共同的‘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早日让大家享受校园里、泮池边的美好时光。”黄炎堰说。

 ◆ 社区需要我,我应该挺身而出 ◆ 

4月1日,上大社区学院人文9班的包思憶接到居委会的电话:“你奶奶是老党员、楼组长,一直热心志愿服务,但考虑到她已经80多岁,是否可以请你来代替她的工作?”他立即答应,当天就加入了小区社区志愿者队伍。

包思憶对志愿者工作并不陌生。3月2日,在校园封闭管理伊始,作为学生骨干的他就第一时间报名,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协助预约登记二维码的志愿工作。此后,他也多次参与学校全员核酸及防疫巡逻的工作。

得益于在校的志愿经历,他对核酸检测流程相对熟悉,也有处理突发情况的经验。小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许多老人不会截屏二维码,他主动承担起帮助居民预约登记二维码与维护核酸队列秩序的职责。

除此之外,他也成为“物资搬运工”,负责货车车厢卸货、消杀外卖快递、将物资运往各楼栋;作为“临时楼组长”,他奔波楼道分发抗原试剂,还要灵活运用手机统计上报人员底数并配合组织团购。“谢谢小哥”“小朋友辛苦了”……楼里住户们的贴心话语,让他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包思憶说:“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属于自己的点滴力量,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 志愿服务让我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 

从3月18日开始到4月中旬,上大社区学院理工一类24班的於鹏伟已经连续二十多天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为的就是去聚丰园宾馆做志愿者。聚丰园宾馆是上大校外师生返回学校前的观察点,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道重要防线。上大社区学院理工一类27班的龙志亿也是聚丰园宾馆的志愿者,4月10日至今,他便一直驻扎在宾馆,未曾离开。说起初加入学校的抗疫志愿者,他说是因为自己对于参加志愿活动的喜爱。随着疫情期间投身志愿服务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感受到青年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一名学生骨干,更是一名共青团员,社区学院人文5班的孟晨煜自3月3日起,先后参与过尔美核酸检测场外引导、健康云扫码、西门教育超市场务、益新核酸检测、新世纪核酸检查、东区通勤、新世纪安全员、校内安全员、新世纪北门物资传递、聚丰园宾馆志愿者等志愿工作。在她眼里,当一名志愿者既是义不容辞也是心之所向,志愿工作中得到的一声由衷的感谢,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瓶暖心的酸奶,都给她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幸福。

和她一样,社区学院人文5班的张浩琳也体验过各种志愿者岗位。在封校之初投身于寝室楼里的工作,配合管理员协调组织楼里的同学进行核酸,帮忙发放物资,负责协调楼里的取餐工作。之后,又报名了东区通勤志愿者等。当收到老师同学们的感谢时,他觉得连日来流下的汗水与付出都如此值得。张浩琳说:“做志愿服务获得的精神支持让我受益颇深,它让我更加热爱这个世界,更加乐观、更加积极,也更加愿意去奉献自己。”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上大社区学院人文2班的徐珍怡在封校当晚就主动加入志愿队伍。让她感触很深的是,做完志愿者后已是凌晨1点半,回寝路上办公室灯火通明,辅导员们还在工作中,“安宁的夜晚背后是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我们。”

有一段时间,她负责登记信息和发放防护物资,起初会担心同学不配合,但是每一名同学都能耐心排队,每一句“辛苦了”都让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父亲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也是党员,在抗疫一线已一个多月没有回家。我以爸爸为榜样,当他不分昼夜地在为上海市民服务时,我也在上大的志愿岗位上学会了什么叫做责任与奉献,这段特殊的志愿经历将会是我学校生活最宝贵的一段回忆。”徐珍怡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