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第一批核酸检测小屋“入驻志愿者”,有离开医院14年的她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疫情最吃紧的关键时刻,来自嘉定区体育局的王丽亚和刘璇,并没有忘却自己党员的身份,闻令而动、听令而行。4月初,王丽亚变身小区管控组长服务小区,带领50多名志愿者坚守好小区大门,还热心救助许多病患家中的宠物。而离开医院14年的刘璇,以前曾是一名医生,2020年作为抗疫一线的志愿者,最近成为了新城路街道核酸采样小屋的第一批“入驻志愿者”,她说,没想到有一天专业知识还能学以致用。
运动达人变身小区管控组长
爱心救助病患家中宠物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小区居民在家中封控了近20天,大家对生活物资储备的需求越来越大,购买的物资也越来越多。“考虑到通过快递等方式会传播传染病毒,我主动加入小区管控岗党员志愿者队伍,还‘一不小心’成了管控岗组长。”王丽亚告诉记者。于是,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每天早上9点,王丽亚就已穿好大白值守在岗位上,核查每位外卖快递小哥的24小时核酸或当天抗原,及时了解货车量和物资信息,对接志愿者和团长,并协助分发消杀物资,同时,查验工厂复工复产证明。“责任重大,丝毫不敢马虎。”是王丽亚最深切的感触。
不仅是小区管控岗组长,还是楼组志愿者。王丽亚说:“20多天的线上志愿者让我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生怕错过重要信息。我平日里热爱运动,但疫情期间,我收起了心爱的羽毛球拍,推起沉重的小货车,虽然运动减少了,但在志愿者岗位上每天忙忙碌碌,居然还瘦了5斤,真是个意外的收获。”
令王丽亚难忘的是,有一次小区一户居民因为确诊阳性,所有人都要被带去集中隔离,家中的宠物小狗无人照顾,小狗主人联系到王丽亚,向她寻求帮助,王丽亚二话不说,立即答应帮助照顾,我家就有一只宠物狗,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主人的焦急心情。”于是,她通过多方联系,各种渠道,了解宠物防疫相关政策,终于,找到一家机构能够暂时收留小狗。除此之外,小区里很多居民的家中缺乏储备的宠物粮食,王丽亚为他们提供联系渠道。
一来二往,邻里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大家互帮互助、守望相助的爱充满了整个楼栋、整个小区。“我们这支由党员组成的突击队,大家都是无私的奉献,毫无怨言,甚至可以说是抢着报名为小区服务。”王丽亚说,“虽然辛苦,但很光荣。”目前,王丽亚已经顺利通过单位组织的线上核酸检测采样员考试,在采样点服务了近300人,她说,虽然有点紧张,但以后还会继续服务更多的人群。
成为核酸采样志愿者
离开医院14年仍学以致用
4月17日晚间,嘉定区体育局积极响应区委组织部的紧急招募号召,在全系统内招募核酸采样志愿者支援街镇。核酸采样志愿者需要一定的卫生专业背景、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刘璇告诉记者:“我有着14年的临床工作经历,有信心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当时时间紧迫,不容迟疑,于是,我即刻主动请缨,志愿加入核酸采集人员队伍。”
4月28日,刘璇完成线上学习,满分通过在线考试。她清楚地记得,那是第三天的凌晨1点接到通知,5月1日作为核酸采样志愿者正式上岗。当日,刘璇被安排在沧海社区便民采样点,同组的是迎园医院的杜老师。早上7点半要准时到岗,同时,熟悉功能布局、了解线路流程,随后,开始穿戴防护装备。“这些防护装备的穿戴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刘璇说,“和在医院手术室里的穿法正好相反。穿上去无需注意,因为是无菌的;但脱下来一定不能碰到自己里面的衣服,很考究,否则就是防了个寂寞。”
5月3日,刘璇参加了居住社区的大筛查采样工作,搭档是迎园医院的2名医护小姐姐,别看是支娘子军,工作效率可不逊色:3人2小时完成采样1410个样本。一次大筛查,让刘璇初尝手腕酸痛类似“腱鞘炎”的感觉。5月5日,常规化采样工作中,她被安排在了居民区集中的仓场社区点,采样小屋漂亮、美观,有着良好的防护玻璃窗,缩小了与受采者的接触面,降低了感染概率。最棒的是小屋内装有空调,确保了已采样本的稳定有效。
就这样,刘璇成为了新成路街道核酸采样小屋的第一批“入驻者”,她全副武装地坐在采样小屋的2号窗口,“很多居民做完核酸都会说一句,谢谢医生。简单的话语却让我重温了十几年前的医护身份,内心百感交集。如今虽然岗位不同,但我坚信,大家团结一心,终将击退疫情,迎美好未来,共同书写好这座城市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答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崔子润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