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首批集贸市场今起实现“有限开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范立 杨祎晨 郭杨如熠/文 受访者/图、视频
今天,崇明首批集贸市场实现“有限开放”,分别是庙镇菜场和新村菜场。记者从崇明区获悉,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崇明有序推进集贸市场复工复市,西部地区部分乡镇也已于5月15日起实行互通开放。
// 两个菜场今起“有限开放” //
在庙镇菜场入口处,记者看到,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市民们佩戴口罩,保持两米距离,使用“数字哨兵”进行测温、扫码核验、身份登记,凭购物证排队入场,现场秩序井然。菜场内,摊位上摆放了蔬菜、肉类、鲜活水产、豆制品等,货源供应充足、商品价格平稳。
记者了解到,目前开放的摊位主要以群众需求量大的产品为主,其他类别摊位后续将根据情况逐步开放。“我买点肉、馄饨皮,好长时间没有吃了。菜场上品种还是比较丰富的,价格也合适。”一位正在选购的市民告诉记者。
在5月15日的压力测试后,今日崇明区庙镇菜场正式“有限开放”。为减少人员聚集,庙镇按照片区分流、时段分流、人数分流的形式,为村居民发放购物凭证,让他们在指定时间至菜场购物。另外,在开放的集贸市场安排了志愿者等工作人员维持进场秩序;对菜场内部限制瞬时人流,并分开设置出入口,避免人流对冲。
为确保复工复市的安全有序,庙镇菜场也提前做好环境消毒消杀、强化人员管控、严把货源关等工作。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戴如堂告诉记者,在恢复营业前对场所开展全面消杀,营业后每日消杀,并做好消毒记录;对工作人员、商户等每天开展抗原筛查、核酸检测,并要求他们在工作时佩戴“N95口罩、手套、面屏、防护服”四件套;由政府协调指定供货渠道,确保货源来自崇明本岛的供应商,保证货源可控、源头可溯,守好老百姓“菜篮子”安全。
同样在今天早上,在严格落实相关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新村乡开始实行区域限定、时间限定、人数限定、品种限定、渠道限定,有条件恢复新村菜场社会面营业。各村、各企业根据指定时段凭券前往购物;菜场内部摊位根据群众需求,分类有序逐步开放,蔬菜和水产品目前全部货源为新村乡自产自销。
据介绍,接下来,在崇明区经委的指导下,崇明各乡镇的集贸市场将逐步有序恢复营业,满足百姓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 崇明西部部分地区昨起实行互通开放 //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5月15日起,崇明西部部分地区实行区域互通开放。其中,新村乡与新海镇进行互通开放,绿华镇与三星镇进行互通开放。开放首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试运行秩序井然。
当天上午八点半,在新海镇新海居民委员会,记者看到, 已有一些居民前来办理出入证。扫码、登记、开证明,整个操作过程不超过5分钟。居民费阿姨家住新村乡,在新海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疫情以来一直没回过新村乡。听说两地可以互通以后,她第一时间来居委会办理出入证。“虽然证件是当天有效,但能回去拿点换洗衣物,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同样,一大早,在新村乡新国村村委会,也有不少村民前来办理出入证。陈连生是新村乡的村民,他想去新海镇的超市购物,来到村委会办理出入证。“新海有2个超市,东西比较多,所以想去买点东西,来打个证明挺方便的。”
据介绍,新海镇、新村乡5月15日起实行联防联控有限互通开放试运行,两乡镇村居民可凭出入证有序、有限互相通行。出入证由村居民向所在村居委申请,村居民须出示身份证、48小时核酸证明和健康码,村居委核实情况后进行审核盖章,并在出入证上标明外出事由和车牌号。出入证当天有效,可基本满足村居民的看病、购物、探亲等需求,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酌情延长时间。
拿到出入证的村居民,在出入道口时,须扫验新村乡或新海镇“场所码”。两乡镇之外的其他外来车辆进出两乡镇,仍按照原有防控要求严格执行。此外,两乡镇共8家核酸检测采样点实行双向开放,村居民可凭有效核酸码就近就便进行采样筛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范立 杨祎晨 郭杨如熠/文 受访者/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