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防控、暖心帮扶,崇明9成多村居已是“无疫小区”
2022-05-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自全市“无疫小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崇明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发动各方力量共同投身创建工作。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公布三批次共339个“无疫小区”,占全区村居总数的94.96%。

  == 楼组微信群保证“无接触”防控 ==  

记者了解到,“无疫小区”创建工作部署后,崇明区积极行动,率先制定了以“共同守‘沪’,创无疫小区”为主题的创建方案,发动全区各社区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发挥社区居民主体作用,全力创建“无疫小区”。

在崇明区港西镇静南村社区,通过划分片区成立了4个临时党支部,分区分块动员社区党员主动加入志愿队伍,切实激活社区防疫治理的“神经末梢”。以“15分钟服务圈”为辐射点,组建了物资保供组、就医配药组、执勤保卫组、巡逻巡查组等小组,分工协作、共克时艰,共同形成了一支坚强有力的“战疫红队”,切实将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每个细节落实落细。

社区党支部还组建了85个楼组微信群,社区骨干主动当好“战斗员”,顶岗在前,做核酸、进卡点、测体温、发物资等,有效缓解了社区防疫一线的工作压力,以实际行动为居民守护家园。

而居民们则自觉做好疫情防控的“信息员”,通过微信群统一纳管,可以及时了解防疫政策和要求,针对不实信息、负面舆情积极发声,构筑“人人知情、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严密防线。微信群还使得社区在人员排查、抗原自测、物资保供等方面做到“无接触”“高效率”,主动把“群众找上门”变为“上门找群众”,坚持“集采集配集送”原则,采取“线上接单、线下登记”“定点送医、代购药品”等方式,更好地满足了居民需求。

  == 暖心农户帮扶让村民更安心 ==  

在崇明中兴镇汲浜村,每天都能从喇叭里听到,村党总支书记倪祖德提醒村民“足不出户”的殷切叮嘱,在“云端叶脉”微信群里收到“摒牢在家”的温馨提示。“土方法”和“新媒介”成功劝导了村民定定心心待在家,切断了病毒传播的可能路径。

汲浜村村域面积大、辖区人口多,为提高核酸检测效率、避免人员聚集、减少排队时间,汲浜村划片区设立了5个核酸采样点,并分时段按小队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可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2500多人核酸检测,并在集中核酸检测后为近100位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检测服务。同时也为200多名村民提供了疫苗接种服务。

村民静止,工作不静止。针对本村常住人员,通过及时分发政府“大礼包”、提供多渠道物资团购等方式,及时有效保障好他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村民可通过电话告知、微信联系、小队长上报等多种渠道下单,当天下单,次日送达,货到付款,确保供应速度。药品配送则多人手、高效率,将配药需求分为城区医院、镇级药房、社区医院三级,依托报到党员志愿者,实现每一级安排一位统计员、两位配药员。

多举措、暖人心的农户帮扶让村民更安心。为不误农时农事,汲浜村将秧苗、种子、农药等农资纳入保供范围,提供登记、代办、点对点发放的全流程服务。村党总支书记变身农产品“代言人”和“推广商”,指导村委积极摸排本村农产品滞销情况,为农户多方联系寻找销售渠道与买家,解决农户燃眉之急。截至目前,已协调帮助农户销售青椒、有机花菜、卷心菜、茄子等蔬菜合计超万斤。

  == 党建引领落实精细化防控 ==  

在崇明“无疫小区”创建中,充分发挥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为主体,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1+3+X”党建工作体系作用,精细落实各项防控任务。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广“社区云”平台的“一键申报”功能,切实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无疫小区”创建,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同时注重强化抗疫工作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充分发挥村居网格党支部、社区报到党员临时党支部、楼栋(楼组)临时党小组、村队(村组)党小组等作用,织密织牢村居一线防控网,做到“六规范、三强化”。如庙镇米洪村党总支依托四个党建“微网格”,组织35名骨干党员和80名志愿者投身抗疫战斗;竖新镇惠民村党总支组建了包含村“两委”班子、下沉干部、在职报到党员、退伍军人、热心群众等共计120余人的志愿者团队,积极当好社区疫情防控的宣讲员、示范者、贴心人,共同织密社区疫情防控网。

依托崇明区“五先锋五行动”,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社区志愿服务力量,开展物资采购、垃圾清运、配药就医、结对帮扶、心理疏导、便民服务等,有效增强“无疫小区”创建工作保障。如建设镇各村党组织建立党员志愿者先锋岗、抗疫服务示范岗,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各类个体的差异,与各方面志愿者就地商议服务对策,分类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推动“无疫小区”创建取得最好效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