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5家市级医院门急诊服务达64万多人次,宝山区60岁及以上人群累计接种83.98万剂次
2022-05-3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5月30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0场新闻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宝山区副区长翟磊、闵行区副区长刘艳、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方秉华出席并介绍了相关情况。

■ 35家市级医院的门急诊服务达64万多人次,较上月同期同比增幅为6.6%

目前上海全市市级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服务恢复情况如何?专家或特需门诊、择期手术恢复情况如何?接下来上海将如何保证正常的医疗服务和防疫的相关保障工作?

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方秉华表示,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市市级医院在全力以赴救治新冠感染者的同时,也竭尽全力保障市民日常医疗服务。

当前,本市疫情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在毫不放松疫情防控前提下,市级医院各类诊疗服务正在逐步有序恢复,包括专病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在内的门诊服务“应开尽开”,急诊服务24小时不间断,择期手术也在逐步恢复当中。

上周(5月23日至29日),35家市级医院的门急诊服务达64万多人次,较上月同期同比增幅为6.6%;出院患者1.45万人次,较上月同期同比增幅为47.9%;住院手术6636例,较上月同期同比增幅为215%左右;互联网诊疗服务了5.9万人次,较上月同期同比增幅为16.3%。

为方便市民群众看病就医,各市级医院多措并举,通过“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增加门诊服务时间,同时,部分医院还增开了双休日门诊,5月22日启动的 “周日线上(互联网医院)义诊”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所有市级医院都参与其中。

在上两个周日(5月22日和29日)的义诊中,35家市级医院共派出近3000位医生线上出诊,汇集各医院临床特色专科,累计服务患者22000多名,开具线上处方8000多张,并通过医院组建的“药骑士”志愿者团队和物流配送平台,缓解药品配送问题。

各市级医院还因地制宜,丰富拓展线上服务功能,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结合专科特色,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如“互联网+居家血液透析治疗”,通过医生、专科护士与患者的远程交互,为血透病人开展无接触式的居家血透治疗。

当前,各市级医院也在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方案,从严从细落实院感防控措施,既要确保院感防控防得住,又要确保医疗秩序稳得住。

一是加强人员管理:医院入口普遍设置数字哨兵和场所码,查验核酸证明,为没有核酸阴性证明的门诊就诊人员提供快速抗原检测服务,进行风险筛查。同时切实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落实工作人员网格化管理。

二是加强场所管理:通过强化医院环境监测和规范环境消毒管理,使诊疗空间成为疫情防控和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条件。

三是加强流程管理:在急诊,增加急诊预检分诊、诊室医护力量和急诊急救管理人员配置,加快处置、分流急诊病人,减少人员聚集。在门诊,进一步落实分时段预约就诊,引导病人做好个人防护和有序候诊。在病房,进一步完善闭环管理各项举措,落实陪护、探视等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交集、交叉流动。

■ 宝山区60岁及以上人群累计接种83.98万剂次,第一剂次覆盖率63.13%

目前宝山区老年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多少?下一步会有哪些便民措施继续推动老年人群疫苗接种?

据宝山区副区长翟磊介绍,截至5月29日,宝山区60岁及以上人群,累计接种83.98万剂次,第一剂次覆盖率63.13%。自4月20日起,宝山即有序启动和推进老年人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筑牢免疫屏障。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优化接种模式。为了让“疫苗多跑路、老人少跑腿”,设立接种小分队,安排流动接种大巴“送苗”进村居、养老院、护理机构等,分批次、分时段满足不同老年群体接种需求。

二是规范开展接种。在流动点现场,设立预检、接种、留观等区域,安排医疗保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保障有序、安全接种。

三是提供细致服务。要求全区各居村委会通过微信群信息推送、电话征询、张贴通知、上门排摸等方式,向老年居民普及接种知识,告知接种信息。在接种现场,老年人由楼组长、志愿者陪伴下楼接种,减少等候时间。对行动不便等有特殊需求的老人,安排志愿者陪伴照护。

接下来,将针对老年群体特征,不断优化服务形式,提升接种意愿,扩大接种覆盖面,做深、做实、做细接种工作,筑牢免疫屏障。

■ 宝山区各类企业复工复产2021家,返岗约6.2万人

目前复工复产总体情况如何?哪些行业复工率较高?对于一些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有没有相应的帮扶举措?

翟磊表示,宝山区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4月中旬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先后发布了4项工作指引、5份企业须知以及若干工作提示,明确企业“要我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支持企业“能复尽复,能产快产”。同时,在一网通办平台开通企业复工复产线上申报系统,简化审核流程,加快审核速度,提升企业感受度。

截至5月29日,工业、商贸、服务业各类企业复工复产2021家,涵盖三大市级特色产业园以及一批特色微园、专业产业载体、商务楼宇、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返岗人员约6.2万人。

以工业为例,复工企业340家,返岗人员约5.1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家,占比58%,其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90%。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企业230家,占比68%,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科技型企业占比近80%。

具体来说,一是打通关键节点。对规模以上、专精特新、重点产业领域、产业链关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五类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专员服务,打通“人、车、物、证、宿”堵点,为企业闭环生产、达产满产创造条件。

二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外省市和兄弟区支持,稳定重点企业供应链。支持上药康希诺、复星诊断、申和热磁等一批重点头部企业恢复产能。推动8家上汽集团零部件配套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协调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外省市大企业在区的供应商稳定供货。

三是拓展复工复产覆盖面。围绕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的主导产业、重点板块、关键领域,加大复工复产力度。比如支持帮助欧冶云商、上海钢联等重点大宗商品线上交易平台持续稳定运行,今年1-4月全区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1%。

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困难,出台了助企纾困10条措施和25项指引,实施助企帮困“亿万千”行动,拿出10亿资金,扶持万家中小企业和千家重点企业。

同时,协调28家金融机构建立“敢贷、能贷、会贷”机制,为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难问题。

接下来,将制定有关“经济恢复和重振”实施方案,从租金减免、税金缓缴、稳岗补贴等方面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