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藏在口罩后的付出,还是被许多人记住了
2022-06-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既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又是一名“云陪伴”志愿者,还要忙着赶毕业论文……刚刚过去的两个多月,对于华东师范大学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沈可轶来说,每一天都按着“快进键”,日子过得异常充实。

进入6月,随着上班族的复工复产,原来的社区在职志愿者也陆续返岗了。作为一名已保研的95后大学生党员,沈可轶还开始帮衬起居委培训暑期新人志愿者了!

 ◇ 跟着党员妈妈一起去社区报到 ◇ 

因为是大四毕业年级的大学生,沈可轶这个学期就没有返校。没想到,三月开始,新冠疫情席卷上海,整座城市进入了“全民战疫”的紧急时刻。

沈可轶的妈妈是一名共产党员,从居家办公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向社区报到,为社区居民服务。“我妈妈当时要去,我就说,我也跟你一起去。就这样,我成了我们社区‘在职党员群’里唯一一名大学生党员。”通过这个微信群,让沈可轶不断见证着什么叫迎难而上、冲锋在前。

从抗原试剂发放,核酸检测,到协助居委会搬运物资,为周边的老人购置药品,妈妈几乎没有一天是闲着的。不仅如此,在收到上海市市委的组织号召后,她毫不犹豫地收拾好了行李,时刻准备奔赴疫情更为严重的地区。在妈妈的影响下,沈可轶也积极投身到社区的抗疫工作当中,早上六点半的核酸扫码志愿者、挨家挨户敲门的抗原发放志愿者,还有帮助小区的“团长”清点、搬运物资的服务中,都有过她的身影。

四月中下旬,社区开始了居家抗原与核酸检测“双管齐下”。沈可轶所在的小区约有居民1800人,每次分2-3个检测点完成核酸检测,每一次,她都要核验约500-800人的身份信息。那段时间里,她总是要调上一个清晨5:40的闹铃,以防错过群里的正式通知。

 ◇ 不是没想过放弃但坚持更坚定 ◇ 

社区服务中,看似只是简单的扫码、发放检测试管,协助维持现场秩序,但这是一项一点也错不得的工作,一旦有登记错误的情况,一管十人的采样等同于前功尽弃。作为志愿者,还要照顾到年龄大、腿脚不便的老人,急着要上网课的中小学生等。在集中检测点站了三四个小时后,仍然要上门挨家挨户地继续完成“扫楼”工作。天热或下雨的时候,被防护服捂出一身汗,早已是家常便饭。

在服务过程中,沈可轶的确有过非常疲惫的时刻:每次六点半开始做核酸检测扫码工作,就意味着必须五点半起床,一天隔一天,每周要去三四次,而自己还面临着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好几次,她都在心里默念 “下次肯定不去了”。

放弃容易,但“坚持下去”的声音更强大。当居委会的负责人来找她,告诉她这项工作做得很好,“我们不能少了你”的时候,沈可轶立刻为之前闪过脑海的想法感到愧疚。

渐渐地,沈可轶不仅习惯了工作的节奏,也找到了方法和窍门。现在,她可以很自豪地说,在小区的“在职党员群”中,她是里面唯一一个还没有正式工作的预备党员,但她所做的、所付出的,绝不比其他人少。

隔着口罩,这一切未必会被别人记住,但这段时光,是努力的、无悔的。沈可轶坚信,胜利必将属于这座英雄的城市。

 ◇ 以心换心当好“云陪伴”志愿者◇  

除了在社区,“云端”同样留下了这个姑娘的用心付出。

“云陪伴”抗疫一线人员子女是沈可轶参与过的志愿服务中比较特殊的一项,因为这是一项“定制”服务。在和家长沟通联络后,她了解到,陪伴对象是一位来自金山世外学校二年级的小朋友,对绘画和阅读感兴趣,可沈可轶一直在为如何将“绘画”融入到线上授课中头疼,那并不是自己擅长的,要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也有一定的困难。

在和小朋友打过一两次交道后,她开始悟到,这项服务的本质其实不是要板板正正地给孩子上课,而是要“以心换心”,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要,走近他们的生活。

慢慢地,沈可轶也摸到了上好这“特殊一课”的小办法:每次云陪伴服务结束前,她都会问问小朋友最近生活里有什么有趣的事,学业上是否有什么困难,下一讲有没有想听的内容。

从今年春晚舞台上惊鸿一瞥的《只此青绿》和传统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到冬奥会里振奋人心的奥运健儿的赛事;从近期流行的网络条漫《李白之死》谈大诗人李白一生的光芒与璀璨,到从“中国唱诗班”的短视频中重温古典诗歌《红豆》与《游子吟》里的绵长情感……云端之上,课程被小老师上得活色生香。

沈可轶也感受到了互动的喜悦,小朋友开始透过镜头向她兴致勃勃地展示自己最新的画作,新买的玩具,新收拾的房间,甚至在某一次课后告诉她,非常想念从三月起就在一线抗疫的护士妈妈。彼此的交流不再像第一次那样生涩,而是充满了“生活气”,那是互相陪伴的时光。

 ◇ 悄然扛起“传帮带”的责任 ◇ 

“妹妹,明天下午4点-8点可以过来扫码吗?你帮我带带大学生新人吧……”进入6月,原来的社区在职志愿者们陆续返岗,居委会向社区发出了“欢迎更多大学生暑假来社区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倡议。此时的沈可轶已经悄然扛起了“传帮带”的责任。

在这次疫情中,沈可轶看到了共产党员、青年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乐观向上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身为其中的一员,她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想,志愿服务贵在‘志愿’二字,其背后是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

沈可轶自言,自己以前是个内向的人,疫情之后,小区里总是有主动与她打招呼的人,原来,有的付出虽然藏在口罩之后,还是被很多人记在了心里啊。

令她感动的还有,这次疫情让她看见和懂得,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其实都存在着这样的人,不计回报地付出,守护身边的人和城市。这份温暖,正让复苏的上海变得更美好、坚韧。

“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只要时间不冲突,我还是会向社区报到的。”这是她坚定的答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