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这群00后“后浪”和爸妈一起守护社区
2022-06-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2003年非典肆虐的那一年,距离00后高中生黄逸鸣出生还有一年,而今年读大三的大学生宋斯羽也只有2岁。

19年过去了,不管是黄逸鸣、宋斯羽,还有不少和他们年龄相仿的00后学子们,都奋战在社区抗疫的一线。

“这段经历很特别,我庆幸自己没有宅在家里,而是和爸妈一起并肩作战。”大学生宋斯羽告诉记者。虽然解封了,但他的志愿者身份一直“在线”,这周日,社区还有一次大筛,他也会前往现场帮忙。

大学生为“80后”社区服务

  一家三口并肩上阵  

一米八的大高个,黑框眼镜,“大白”“小蓝”“静安新青年”小马甲适时切换,搭配一双醒目的篮球鞋。2001年出生的宋斯羽在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物流专业就读,目前是一名大三学生。除了志愿者身份外,他是青春社区“青年行走议事厅”的小队长,也是汾西路261弄居民区的团支部书记。

宋斯羽所在的汾西路261弄居民区,是一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率超过40%的典型老龄化小区,疫情特殊时期,许多青年志愿者加盟抗疫、献智家园,让这个“80后”老小区充满温情。

宋斯羽的妈妈施菊丽是汾西路261弄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疫情期间分外忙碌,为了给妈妈“减负”,他和去年因为工伤在家休养的爸爸先后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一家三口“亲子档”全家上阵。

“我是属于自己找活干的志愿者,哪里缺人补哪里。”宋斯羽告诉记者,他居住的小区有2000多户居民,其中老年人竟然有800多户。因为他在社区的“出镜率”比较高,不少人开始记住了他,喊他“小宋”。

三月下旬的一天,宋斯羽和妈妈留守在居委,等待小区解封的通知,原本以为晚上7点多就可以等来消息,直到凌晨12点消息迟迟没有传来。凌晨3点左右,实在困得不行的他在桌上想要眯一会儿,迷迷糊糊中电话来了,抬头看了眼时间“3点20分”。这个通宵等解封的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3月到6月,他在社区待了两三个月,随着各种工作流程理顺,也渐渐发现了社区的变化。“比如我们小区3月14日做大筛的时候没什么经验。因为老年人比较多,做核酸的时候不少居民睡午觉了,等他们陆续赶来医生都离开了,这次大筛相当于花了一天半时间,但现在只需要3个小时就能完成一次大筛,效率显著提高。”

“这几个月很苦吧?”被问及这个“常规性”问题时,宋斯羽不仅没有回答“标准答案”,相反笑出了声。“不苦不苦,还有收获,我减肥成功了!”原来,他的体重从疫情前夕的160斤不到下降到了现在的142斤左右,整整减了十几斤。“有段时间,我拿着PDA一直在跑楼,陪同医生上门进行核酸采样,运动量很大。”

“记得有几次发米面油,物资很重,还要进行分拣分装,恰逢暴雨,我们的工作难度骤增,一直从下午分到晚上。虽然过程很累,但是回味起来很有意义。我跟同学说起这事,居家的他们,也渐渐理解到社区的不容易。”宋斯羽还回忆说,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还邂逅一些青春社区的后备力量,比如就有许多小朋友和他说,等自己长大了也要来当志愿者。“他们的话让我这个团支书‘老泪纵横’。”

高三学子和妈妈在居委抗疫

  利用周末“义务上岗”  

自浦西封控以来,居委干部李晓华便和丈夫黄晓刚分别坚守在了景华居民区与宝山区张庙街道的抗疫一线。

李晓华的儿子今年高三,居家20多天后,李晓华感觉孩子一个人在家,学习压力比较大,心情也十分低落。她便和居民区书记申请,鼓励儿子到居委当“周末志愿者”。

“我希望你能有更多学习以外的生活经历。”这是李晓华对儿子的期盼。于是,景华新村820弄的居民们在核酸检测、领取物资的时候,时常能看到一个大白服上写着“黄逸鸣”的小伙子,或是拿着手机扫过一个个核酸采样码,或是扛着、推着一车车的物资,跟在一群“大白”的身边忙得不可开交。有的阳性确诊居民被转运走了,家里的宠物、绿植无人照料,在做好充分防护的情况下,黄逸鸣给居民家的猫咪喂食、代溜小狗、给绿植浇水。

“最初的时候他并不理解为什么我们做一次核酸需要那么久,为什么有的居民等着等着就有情绪了。但等他自己有了这些经历了,对疫情的理解也更深刻了。”让李晓华感到欣慰的是,这几个月来儿子仿佛一下子长大了。比如发放很重的物资的时候。个头已经比自己还高的儿子会和她说,“妈妈,你站在那里不要动,我来。”还有第一次发出门证的时候,有一位居民情绪比较激动,一来一去,她和对方的音量都有点高。这时候,儿子对她说,“妈妈,不用这样,你们这样好像有点太激烈了。事情讲清楚就可以了。”

还有一次做完核酸大筛,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累。大家吃完饭,将碗全部放桌上。“你们今天怎么那么积极的,那么快把碗都收了。哦,不对,不是你们。”居民区书记指了指厨房,只见黄逸鸣不声不响将桌子全部收拾干净了,默默地将所有的碗都洗掉了。这让妈妈李晓华觉得很暖。

并肩抗疫的日子,黄逸鸣和妈妈就住在居委会,一起睡行军床。“他今年高三了,这几天复课了。当时有同事说我不够关心他,但我自己感觉:只要他在我身边,我就很安心了。他可以自己体会这段经历。在我看来,身教大于言教。鼓励孩子观察、思考、体悟,其教育效果将远胜于课堂学习。”李晓华告诉记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