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原来,低碳生活还能这么做
2022-06-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让人欣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每天的日常中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低碳生活,把这份绿色融入到新一代青年的时尚生活方式中去,让更多的人对环保低碳产生直接的认同和憧憬,因为触手可及,所以更加持久。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做一个“阳台陶渊明”

爱美的女生总喜欢在阳台上种点花花草草,陶冶情操,而90后上海女生郏颖杰有点特别,她喜欢在阳台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她看来,都市菜园不仅可以让大家吃到新鲜蔬菜,同时还可以为碳中和做出一些贡献。“2年前,我成立了一个阳台蔬菜产品与技术推广平台:藏蔬阁,利用微信公众号作为沟通窗口,向大家普及阳台蔬菜的科学种植方式与养护知识,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和产品支持。”郏颖杰说道。

那么,到底哪些蔬菜适合在阳台生长呢?“在选择蔬菜种植的时候,一般根据个人的需求进行,只要空间适合,我们常见的蔬菜都适合放在阳台种植。”郏颖杰介绍道,“新手首选的速生蔬菜有鸡毛菜、生菜、菠菜、小香葱、樱桃萝卜等;收获期长的蔬菜有番茄、辣椒、韭菜、香菜、茄子、瓜类等;全年可种的蔬菜有小青菜、香葱、生菜等;多次采收的蔬菜有红薯叶、空心菜、韭菜等;节省空间的蔬菜有胡萝卜、白萝卜、樱桃萝卜、葱、香菜等。”

在前几个月的封控期间,在阳台种菜似乎成为了每个上海人家的“必修课”,郏颖杰在公众号上也非常适时地推出了相应的“科普”文章:《疫情袭来,货架空了?不如自给自足种点菜!》《封控期间,居家种菜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足不出户,在家轻松打造阳台小菜园》……从如何选菜到如何养护,事无巨细地和大家分享。在她看来,一场疫情,让大家对“种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除了满足日常所需,还能解决安全问题,更能在种菜的路上结识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目前,藏蔬阁已经拥有2万多的粉丝,疫情期间还不断有新人入群咨询阳台种菜窍门。

“我们还和上海市的多个社区、幼儿园及中小学建立联系,合作推出系列课程,进行专业的蔬菜知识科普服务。每次都会结合当时小朋友所学的科目知识,比如自然、算数、美术等来设置,非常受欢迎。希望可以将一颗颗热爱自然、绿色环保的种子种在他们的心田吧。“郏颖杰说道,“接下来,为了让阳台种菜这种低碳生活方式变得更加触手可得,我们也在努力从线上转向线下,比如在社区超市就可以买到这些适合阳台种植的蔬菜种子。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便利店是他们会频繁出入的场所,所以我们也在交涉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观念的转换也很重要:种子不光是生产资料也是消费品,如果有更多的人可以在这点上达到共识,势必可以普惠到更多的人,体验到这种低碳生活。”

捡得开心,废得丰富

让废弃物在舞台上发光

90后小伙于雷最近又在忙于收集新一波的“垃圾”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堆满了他原本就面积不大的工作室——作为废物研究所创始人之一,他和小伙伴们正在为第3部原创木偶剧做准备,与前2部相同的是,剧里用到的所有道具都是利用废旧物品制作而成的。

于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他发现每次演出结束以后,舞台布景里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被再次利用材料,所以,就利用这些物品做一些新的设计。2年前,他本着“捡得开心,废得丰富”的初衷,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成立了废物研究所,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付诸实践的行动紧密结合,证明“垃圾不光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更是可以变成闪闪放光的宝藏”。

“之前我们做舞美设计的时候,往往是先有故事,先有剧本,再有场景,再有道具,而‘废物研究所’的剧是反过来做的,往往是从一个装置,或是一个形象展开的。”于雷娓娓道来,“比如我们制作的上一部装置偶剧《不可思议的十八相骑士》,讲述的是一个小孩儿侦探调查艺术品大盗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起点,是一只会飞的猫,它一共有3种形态—— 走地形态大猫、一般形态中猫和飞天形态小猫。飞天形态小猫的主体部分,是我妈妈用剩的豆瓣酱盒子;一般形态中猫的主体部分是乳胶桶和废旧手风琴箱的结合;走地形态大猫身上画龙点睛的一笔:脖颈上那枚镶满水钻的老鼠形状挂件来自我偶然捡到的一条钥匙链……”而每次这些由废弃物做成的装置道具,在演出结束后也不会被直接丢弃,而是会被运回工作室,等待下一次的继续“重生”。

看似于雷什么都捡,其实并不尽然,一切化腐朽为神奇的背后,除了超乎常人的天马行空,还有实践积累的火眼金睛。“每次看到一样东西,我的脑子都会快速运转,想象出N种可能性,不同排列组合后产生的各种化学反应,觉得真的能为我所用了,才会收。”于雷说道。而在“捡垃圾”的过程中,于雷也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知道他有这个爱好与能力后,都纷纷热情地将自己觉得弃之可惜的物品“投喂”过来。“这些也都是意外的收获,很高兴凭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改变身边一部分人对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另外,我也希望自己的这些尝试可以让前来看剧的小朋友、大朋友都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并将正向的思考投射到生活实践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骑行中磨练意志

低碳也是一种自律

6月1日解封后,90后上海姑娘葛嘉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骑上自己心爱的崔克,从虹口摆渡到浦东,去车店做保养,然后一路沿着滨江大道,和志同道合的骑友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骑行。葛嘉雯还有一个昵称——喵喵子,作为本地知名骑行KOL,她见证了这几年来,骑行在上海的日渐火爆。

“这次去车店做保养的时候得知,这段时间,团购自行车的人特别多,从几千元的通勤车到几万元的公路车都有。”葛嘉雯说道,“从某种角度来说,疫情为人们拥抱新生活提供了一种契机,带着‘安全’‘绿色’等标签的骑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方式选择,‘自行车热’正是健康生活的‘加分项’。”

2016年,当时还是高中老师的葛嘉雯第一次接触到骑行,就彻底迷恋上了,很快就从带着玩票心态的骑游转变成向竞技选手看齐。“过去,骑行圈子以男性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女生也爱上了骑行。”葛嘉雯说道,“为了能有更好的表现,我基本上保持着每周骑行4到5次的频率,每周训练15小时。车随心动,自行车早已经不光是我训练、出行的工具,更是我忠实的伙伴,使我拥有一颗坚定的心,做任何事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据葛嘉雯介绍,现在非常流行的是“早餐骑”。她发现,这个城市里原来有这么多努力的人,每天5点起床,骑行50公里后,回去洗澡、换衣服,然后上班。这种低碳生活也是自律精神的体现。可能也正因为这样,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骑行情有独钟,持之以恒。“在骑行圈,各个年龄、各个圈层的人都有,而其中占比最大的还是20-35岁的年轻人,这种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必将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今,葛嘉雯一边参加比赛,一边推广骑行。在她看来,这项运动之所以会在这几年迅速火爆起来,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个性化、高性能的装备选择越来越多了,不少自行车品牌还可以提供定制服务;二是上海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黄浦江沿岸的骑行道是所有骑行者心目中的梦幻之地。“任何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要长期保持、坚持下去,既需要每个人的主动求变,也需要有关部门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提供更多服务、更好保障。我们很幸运,两者兼而有之。”

葛嘉雯透露,接下去,希望以骑行为线,串联起更多不同的低碳项目,连结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