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丨凉山不凉,因为一颗青春反哺的心
2022-06-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近日,又有一篇毕业论文在网上刷屏了。在这篇25000字的论文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生苏正民花了6000多字留下了他的“致谢”,也诉说了自己从山里娃成长为一名大学生的一路“坎坷崎岖”。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年前那段来自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感人诉说,同样是附在论文后的致谢部分,同样是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同样是命运多舛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也同样从未放弃希望,并且一路坚强。

我们大部分青年人没有经历过黄国平和苏正民这样的坎坷人生,却不妨碍为他们情真意切的文字所感动。感动于他们不忘本,不忘初心,因他们的知恩图报产生了强烈的共情。

不可否认,有不少苦孩子在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后,选择与过去切割,有人羞于提起寒酸的过往,宁愿尘封那段不堪回首的苦日子。但我相信有更多的人会铭记来时之路,并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的回报让爱本身变得更加珍贵,苏正民正是这样的青年。

这位彝族小伙来自著名的大凉山,那里的许多孩子打小就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苏正民在“致谢”中描述道,自己小时候靠着山泉、野果跌跌撞撞地活了下来,因为缺乏营养,直到四五岁才学会走路。当大城市的家长们用车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时,大凉山的孩子却独自一个人顶着一张塑料布冒雨走几公里小路去上学,甚至对于有些孩子而言,上学也是一种奢望。苏正民在初一那年失去了父亲,随后他和姐姐也被迫辍了学。

好在希望的光芒照进了这片山区,越来越多的支教老师在这里无私奉献着,一位来自天津的记者向苏正民每年定向资助2000元,这些都帮助苏正民重新走进了教室,与许多和他同样命运的孩子一起。

所谓贫困,贫不可怕,困才可怕。国家在经济扶贫的同时,大力推进知识扶贫、文化扶贫,就是为了给大山里的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开拓一条通路,拥抱更大的世界和更美好的未来。在大凉山支教多年的全国道德模范谢彬蓉曾写下一首《风和蒲公英的约定》的诗歌——风儿会带着蒲公英的孩子们,去远方旅行,看缤纷的世界……

凉山不凉,因为有真情与爱心供暖,有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撑,越来越多像苏正民这样的孩子会走出大凉山,并且再回到这里。

正如苏正民在“致谢”最后写的那段话,“阿苏唯有继续努力学习,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扎根最基层,永远做这片黄土地上最忠诚的儿子……”他是这么写的,也早已这么做了。2019年,苏正民发起了凉山阿依助学计划,(“阿依”在彝语中,是“儿童”的意思),号召同学们“一天节约一块钱、一个月少喝两杯奶茶”,用月捐的资金去帮助凉山的困难学生。几年下来,1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加入其中,一同资助了65名凉山贫寒学子。在苏正民的“致谢”中,他点名感谢了65位让他的人生“充满了光亮和希望”的人。这是巧合吗?我更愿意把这看作是一种循环和回馈。

“空山”因为“人语”而充满生机,更因为“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而变得壮美。对于苏正民来说,来时路恰是梦归处,因为他永远是大凉山的孩子。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