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是本届市委重要工作方法,每年牵头一项重点课题调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中共上海市委22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市纪委副书记施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甘霖,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房剑森出席介绍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诸葛宇杰在回答关于上海持续推进大调研工作的提问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上海市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事关城市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命题展开深入调研,谋划和推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推动大调研常态化。自2017年起每年开展大调研。当前,针对经济恢复重振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正在开展领导干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
二是坚持调研课题化。市委常委会带头,每年确定一批重点调研课题,以此带动工作破题。李强书记每年都牵头开展一项重点课题调研,这几年分别涉及社会治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运行数字化转型等。在市领导带动下,全市各区、各部门对重点工作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三是坚持开门搞调研。线下,建立市、区领导日常联系企业和基层的工作机制,开展经常性走访,不预设主题、开放式调研,以面对面的方式问需求、听建议。线上,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上海大调研”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开渠道、广集民意。
四是注重调研实效。对调研中发现的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努力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建立复杂重大问题处理机制,统筹解决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三跨”问题,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李强书记多次讲,‘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了就都是办法’。”诸葛宇杰说,我们感到,通过几年的大调研实践,有力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成效。
比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针对大调研中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每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五年来已从1.0版升级到5.0版。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推行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件事”网上办、就近办、集成办、简便办,持续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减跑动。年新设市场主体数从2016年的34.7万户增至2021年的52.7万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开展大调研已成为本届市委的重要工作方法,成为了很多干部的自觉工作习惯,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他说。
■“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始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现场,有记者提问: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上海的发展,五年来多次对上海的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比如“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人民城市建设等,请问上海具体是怎么践行落实总书记要求的?
诸葛宇杰对此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一直亲切关心、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连续四年亲临上海,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为新时代上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市委始终牢记嘱托,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引领带动上海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诸葛宇杰说,“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始终把这些重大任务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一是推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着力推动国家总体方案78项制度创新任务落地落实,专门出台支持政策,开展更高水平开放的压力测试。近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加速发展,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0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7%和62%,成为强劲增长极。
二是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通过设立科创板,促进了金融资本与创新要素的对接、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的联动;通过注册制改革,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积累了经验。至2021年末,科创板上市企业累计达377家,共募集资金超5000亿元。
三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与苏浙皖共拉长板、共享优势,推进实施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在科技创新联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聚焦制度创新,率先探索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四是全力服务保障进博会。进博会自2018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从第一届578.3亿美元上升到第四届707.2亿美元。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推动更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
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又赋予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使命,中央专门出台支持引领区建设的重要文件,我们正在全力抓推进、抓落实,目前很多政策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上海时在杨浦滨江首次提出的。市委专门召开了一次全会进行部署,提出“五个人人”的努力方向,即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同时,明确了一系列任务举措。
比如,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启动实施16项民心工程,自2020年以来持续推进,在早餐工程、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幼儿托育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特别是旧区改造全面提速,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五年累计实施改造308万平方米,涉及15.4万户居民。
再比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几年我们持续推动“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建设世博文化公园、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天文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实施“千座公园”计划,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新空间、休闲好去处。
诸葛宇杰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五年。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上海改革发展新局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