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当上核酸样本转运志愿者后,她对医学和生命愈发尊重
2022-07-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成为疫情防控部署中的点点星火,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二年级研究生缪苗很是难忘此前当“核酸采样转运员”的经历,她和徐汇区青年抗疫突击队一起,用行动与速度阐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如今,缪苗已经重返医院进行临床学习,但青年医学生的使命感让她仍然和所住社区保持链接,也让她对医学和生命愈发尊重。

素不相识的青年共同开启“闪送”模式

青春守“沪”,使命必达。缪苗时常会想起那次集结招募:3月中旬,缪苗注意到了徐汇团委一则“核酸采样转运员”招募令的刷屏。只用96分钟,27名青年集结完毕,成为“徐汇区青年抗疫突击队”的首批队员,一群素不相识的青年在同一个坐标开启了“闪送”模式。其中,就有缪苗的身影。

每天5时到24时是队员们的工作时间,一接到任务就马不停蹄地奔波上路,“早一分送达,就多一分效率。”一趟转运工作结束后,转运人员就要立即返程,再次来到指派的核酸采样小区收取第二批样本。她此前从没想到,这个岗位的志愿者,大量时间是在车上度过的。“来沪支援的检测机构在远郊建立了气膜实验室,路途有点远,这更需要我们在安全的情况下快速出击。”

缪苗说,核酸检测样本转运不能耽误一分钟,也不能有一个环节出错。“我们去取核酸样本时,先得把样本数量点清楚,不能遗漏任何样本,其次要检查样本的试管有没有破损、漏液,要保证样本的质量,再按照检测时间进行封包送检。”

由于样本中本身就有阳性的概率,因此,在转运时,司机师傅、转运员防范级别都有严格要求,除了严严实实“包裹”住自己外,防护服穿脱,设备和环境消杀,同样要十分小心谨慎,以最大限度避免因一个人的感染或者检测异常影响到整个转运工作的进行。

“光徐汇区在检测高峰的时候,就会达到五六十万的样本量,所以几乎每一个转运员每天都要上岗,很少有休息时间。”在1个半月的志愿服务过程中,缪苗和“战友”全部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全天候轮班投入转运服务工作中,每次都要持续8-12小时。特别是看到基层的医护人员每天24小时连轴转依然坚持的模样,总是让缪苗变得更有动力。

练就了臂力更坚定从医信念

一次次“全副武装的奔赴”,是为了让居民们在第一时间收到检测报告,是为了争夺疫情防控“四应四尽”的分分秒秒。

为了提升运转效率,缪苗一行总是尽可能一次性转运更多的样本,“即使是我们这些女生,也会去选择大箱子,这样就可放置1500~2000根试管。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重的,但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渐渐的,我感觉臂力似乎都练就了。”

由于学业的关系,缪苗坚持闭环工作到了5月中旬。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缪苗也依然和社区保持着链接。她日常在新华医院进行临床学习,空余时间以医学知识帮助社区老人,在少物资的情况下帮他们进行采购,科普疫苗接种、回复健康问询等。

“我们平日里一直说‘选择了交大就选择责任’,可能在之前,这仅仅就是一句很燃的话,但上海这次疫情,让我看到广大医护人员奋战前线、坚守岗位,这群人中不乏我的老师、师兄师姐、校友同学的身影,这些可爱又平凡的人们走出医院、走出学校、走出社区,化身战斗天使守护整个上海,抱着必胜的信念汇聚强大力量誓于病毒抗争到底。坚定的信念和义无反顾的逆行背影,鼓舞着我们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未来医护。”

缪苗感慨,也许武汉疫情爆发时,自己还不够成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这次,不想再等着被前辈们保护,更想张开羽翼和前辈们并肩作战。她和许多同学都在战“疫”中快速成长。

经过此次社区志愿服务,让缪苗觉得,这一份责任以及日常做的种种努力,只有落实到社会,落实到人民身上,它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因此,让她更坚定了未来从医的信念,想用自己所学所想所悟,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